把牢育人导向夯实发展根基— —省政协“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摘编

2021-03-18 08:42:30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基础教育要以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从小培养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担当、有爱心的品格,要心理阳光,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

杨俊锋

  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校长杨俊锋

  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1.基础教育要以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从小培养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担当、有爱心的品格,要心理阳光,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基础教育要围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标开展,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基础教育更应围绕立德树人、守规则、会自理、会自救、爱亲人、爱体育锻炼等方面展开,使每个学生都有强健的体魄和阳光的心理。

  2.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真正使教师成为令人向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从源头上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优先选择教师职业,同时还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补足师资建设的短板。

  4.要加大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实行教师聘任制,优胜劣汰,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5.购买艺术类服务。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费用,解决孩子放学早和学生掌握多种技能需求的矛盾,让孩子从辅导班回归校园,以减轻家长因给孩子报辅导班而造成的经济压力。

  6.要深层次思考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评价标准问题,促进我国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常成成

  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常成成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几点做法

  强队伍、优师资,打造一流教师队伍。通过高层次、特殊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壮大优秀教师队伍;以“名师大讲堂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率先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增量,有力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谋改革、求创新,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区管校聘”“全员聘用”和“绩效工资按月考核按年发放”,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深入推进“名校+”工程,实现了区级“名校+”基础教育全覆盖。开展校地合作办学,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开创了西安市基础教育改革的先河。启动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通过示范带动和深度融合,加速“弱校”优质化进程,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精管理、提质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坚持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积极申报省市规划课题、小课题和教育教学成果数百项,广泛开展校本研修和优质课、示范课交流,有力推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坚持以德为先、五育并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铺平道路。建成雁塔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系统,开展政府办学校质量提升工作专项督导,有力促进了学校规范、健康发展。

毛亚莉

  宝鸡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亚莉

  开展课后服务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后服务机制。站在教育为民、惠民、利民的高度,宝鸡市教育局对开展课后服务的总体要求、实施原则、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组织形式等作出规范性安排。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意愿也在稳步提升。

  (二)发挥资源优势,丰富课后服务内涵。各学校立足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校制宜开发服务项目,为每一名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教育场”。引导学生组建文学社、足球社、手工社、机器人创新社等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促进学生融合发展。加强重点学生精准管护,设立“留守儿童管护中心”,让留守儿童课内有人管、课后有人爱。建立学习帮扶小组,由专任教师或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辅导,解决了课内学习“夹生”问题。

  (三)促进规范管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严格落实考勤、门卫登记、安全评估等措施,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学生安全、家长放心。强化校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辅导教师与学生干部参与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消除管理盲区。

訾艳阳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訾艳阳

  聚焦四个环节推进学共体建设

  作为跨越世纪荣光的老牌名校,在新时代如何转型发展、高质提升?2019年以来,西安交大附中围绕“四轮驱动抓教改、四驾马车育英才”核心工作,聚焦评价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建设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改革创新。

  学校以学习共同体统揽教育教学改革,并于去年主办了第四届学习共同体全国教育峰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参加此次峰会。西安交大附中目前的学共体有德育共同体、研修共同体和学伴共同体三个基础性支撑。德育共同体既发挥了非班主任老师的德育作用,又推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

  学校的课程建设从思政学科和学科思政建设开始,开展系列研讨活动,督导课堂教学落实。在做好学科思政建设的同时,研发了《思维方法导论》《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与人格塑造》《综合创新实践课程》等多个学科校本教材,极大丰富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内容。

  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书育人主阵地建设,推动了以学习共同体和差异教学理念统揽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与之配套的有弹性作业等系统设计。目前,学校的一批学共体领航教师正在成长,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学习成了学生非常愉悦的求知体验。

王彩凤

  西北工业大学基础教育党委书记、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王彩凤

  积极构建“十五年大思政”教育理念

  一、要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三个根本性问题。基于此,我们在西工大基础教育体系中提出了构建“十五年大思政”的教育理念,从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要在全省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要扶持、培养一大批优质学校,这样才能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首先,要有一批优秀的学校管理人才,这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和保障。一个好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好学校,说明管理工作的重要,而这种管理一定是科学的、超前的、人文的。其次,要培养一批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三、要特别关注职业学校的发展。随着中考制度改革,每年将有大量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如果不能让他们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就谈不上基础教育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在初中与职业教育衔接和职业教育管理上花大力气,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四、要促进公办民办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希望政府在大力推进公办学校发展的同时,给民办学校发展出台一些激励性政策,努力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同步高质量发展。

解慧明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

  对西安“名校+”工程深化升级的建议

  1.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建议每个区县创建1-3个教育集团。推进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立足新发展阶段,升级打造西安“名校+”共同体。建议将“名校+”教育联合体升级为“名校+”共同体,凸显名校与“+校”紧密联系、共建共荣的基本特点。

  3.判断新发展需求,合理优化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学位需求动态监测机制,超前预警各地区入学需求状况,提前规划集团校的新增布点和资源供给。

  4.适应新发展要求,创新组织架构落实相关政策。要在教师编制、教师交流、干部配备、评优评先、激励奖励、经费保障等方面出台文件,充分放权减负,激发办学活力。

  5.培养新发展力量,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优化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增强集团师资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增强集团师资的“输血功能”。

  6.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推动西安教育向高质量迈进。要进一步聚焦教师、课程和课堂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以科学引领教育,发挥科学研究对教育的专业支撑作用。

魏华

  延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魏华

  对发展远程同步互动智慧课堂的建议

  1.注重硬件与资源库建设,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远程同步互动智慧课堂的最佳模式是“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因此应加大校际之间合作,推进各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对已有的“全自动录播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并将所有学校网络纳入县区教育城域网,在“延安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上开发“延安市教育视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全市所有“远程同步互动智慧录播课堂”“全自动录播教室”“名师工作室”进行集中管理,对优质视频资源进行统一存贮,真正实现本地特色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2.定期开展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培训,国培、省培等教师专业培训可向参与“远程同步互动智慧课堂”的教师倾斜,也可聘请国内省内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专家定期开展校本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而远程同步互动智慧课堂打破了时空限制,缩小了与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差距,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刘俊博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刘俊博

  奠基未来基础教育界的初心与使命

  要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当务之急要抓紧抓好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

  首先,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其次,要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素质,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机构(示范校、示范园),要以更广阔的胸怀、更开放的视野、更高涨的热情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帮扶、带动薄弱校补上短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再次,基础教育一线广大教师,特别是国家及省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要继续弘扬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做“四有”好老师,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甘为人梯,一代又一代传递人类文明的火炬。

  最后,社会各界要对基础教育多一些包容、理解和支持,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形成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合力与舆论环境,切实为拓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办好事、办实事。

兀静

  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园长兀静

  对西安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资源布局与办园结构

  一是要科学规划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扩大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办学规模,形成核心带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空间格局。二是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供给。要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占比。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一是要加大高校及职校招生与职后培训力度,实现幼儿教师“量”的供给。二是要提高幼儿教师保教能力,实现幼儿教师队伍“质”的提升。全面推进“名校长+”工程,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深入推进“名师+”工程,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要健全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增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

  (三)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

  一是要完善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度。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长效机制,多渠道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二是要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体系。三是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贯通。四是要完善学前教育常态化督导评估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均衡稳步发展。

高杨杰

  西安市高新第二学校校长高杨杰

  以“互联网+教育”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制度先行,建立健全“互联网+教育”发展机制。要从政策支持及经费倾斜方面,支持鼓励基层学校摸索出符合学校实际及办学特色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通过树立典型,起到区域带动辐射作用。

  (二)加强理论研究与引导。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互联网+教育”在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合作机制,促进校企交流合作。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界、产业界的积极性,促进定制化、特色化教育产品开发,推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教育体系。

  (四)完善公共教育资源和校本教育资源同步建设。要继续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积极建设校本化的互联网教育资源。

  (五)加快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有效落实“互联网+教育”。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六)加大示范引领工作力度,实现“互联网+教育”整体推进。要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扶持一批智慧校园示范校等,实现“互联网+教育”整体推进。

朱小艳

  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朱小艳

  后疫情时期更需擦亮美育“窗户”

  后疫情时期,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大大增多,除了网课学习,也会接触到其他内容,但目前许多网络热点作品因缺少内在审美价值与精神内涵,给学生审美观念的形塑带来了挑战。

  因此,制定出好的基础美育教育重塑方案越发显得重要。因为艺术可以帮助人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入扩大认识、培养表达和调整情绪的认知领域。对于个人来说,审美能力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对于美的理解却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对于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

  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美育课程教学不仅是情感教育,也是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以美引善,让学生能够知美、尚美。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美善统一、尽善尽美,只有富于“善”的意味,美才有更高价值。

  因此,后疫情时期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关键一环就在于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进一步确立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培养和提升每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并以此开创新时代基础美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本版图片由记者杜静波 摄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陕西 基础教育 座谈会 发言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