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瑛:抗“初老”要“端口前移” 多设置适龄岗位帮助老年人“主动健康”

2020-12-01 16:12:0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12月1日,陕西省政协召开“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
  陕西省政协医卫体委员会特聘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教授毛瑛在会上介绍道,由于全省养老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举办主体单一、供需结构不匹配等缺位、越位、错位,和“空巢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问题的叠加,老年人较难融入社会,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障。

  “具体表现在‘初老’人群心理需求缺乏关注,‘适老化’社会内涵不够丰富,老龄服务供给‘一刀切’老人...

记者 杜静波 摄

  12月1日,陕西省政协召开“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

  陕西省政协医卫体委员会特聘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教授毛瑛在会上介绍道,由于全省养老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举办主体单一、供需结构不匹配等缺位、越位、错位,和“空巢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问题的叠加,老年人较难融入社会,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障。

  “具体表现在‘初老’人群心理需求缺乏关注,‘适老化’社会内涵不够丰富,老龄服务供给‘一刀切’老人成了‘被动健康’”。毛瑛建议,应该将老龄服务“端口前移”,挥现代化社区的依托作用,通过社区在居民日常生活、文化交流的同质化效应,降低离退休产生的心理落差;组织开展社区互助活动,动员身体健康老年人志愿服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失能老年人,从而针对性提供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寿命”。

  另外,应该主动为老年人社会融入创造条件。毛瑛认为,要进一步发展终身教育,建立年龄友好环境,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内外能力;建立服务于老年人与社会对接的老龄人才中心,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鼓励社会机构开设适合老年人身心特征的岗位,建立老年人灵活工作制,兼顾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养老需求。

  “我们还应该鼓励老年人在‘初老’阶段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收获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老年人正确的养老观念,让老人在社会融入中获得‘主动健康’”。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毛瑛 适龄岗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