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视频|临渭区政协:念好“三字诀”,彰显新作为

2020-11-25 16:04:0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政协独具特色的重要工作,也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历史研究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携手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政协进行了持续探索。...

  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政协独具特色的重要工作,也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历史研究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携手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政协进行了持续探索。

  (视频:各界导报 马卓 鱼哲婧)

  让文史队伍“强”起来,让文史资源“活”起来,让文史成果“动”起来。临渭区政协主席陈根许表示:“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把文史资料工作放在政协全局工作去谋划,既着眼长远,积极挖掘文史资料;又立足当前,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史活动,让文史成果成为临渭建设文化强区的有力推手。”

  让文史队伍“强”起来

  政协文史工作是政协最具特色、最能流传长远、最有主动权、最有创造力的一项工作。新时代下,如何凸显政协文史工作新作为?

  对此,临渭区政协领导班子将文史工作提升到“文以载道”、立德立功立言的高度去谋划,既在宏观上提出思路,又在微观上具体指导,切实解决组织、经费、机制问题,文史资料工作目标清析、要求明确、方式不断创新,文史资料挖掘、整理、研究氛围愈加浓郁。

  “文史工作关键在人,如果没有一批爱好文史、乐于奉献的文史工作者,文史工作将难有作为。”临渭区政协副主席权佩亮介绍说,为此区政协聘用了几位专长文史人员,长期从事资料征集、点校编撰工作,缓解人力不足。此外,还加强与撰稿员沟通交流,挖掘新人,扩充队伍。同时选聘47名文史员,将一大批有文史爱好、写作专长的人团结起来,加强文史工作互动交流。

  为加强政协文史工作科学发展,临渭区政协制定了《加强文史工作的意见》《文史资料征集办法》,印发了《政协文史资料知识问答》。陈根许亲自到各片区召开乡镇文史工作座谈会,动员街镇学习组重点开展好基层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扩大文史资料征集范围和收集渠道,整理编辑出更多真实、生动的史料精品,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提供参考史料,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借鉴史料,进一步彰显政协文史资料的社会效益。

  4年来,临渭区政协积极发挥文史工作在引领乡风民俗、协调化解矛盾、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和助推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据统计,各街镇学习组共提供文史资料130多篇,7个学习组参与编写辖区镇志、村志取得了显著成效。

  4年来,临渭区政协共编印《临渭文史资料》7辑,征集《临渭民间故事》《临渭民谚民谣》等文史资料120余万字;搜集眉户剧本、曲谱、杂说,集渭南东府眉户之大成的《渭南眉户》大型书籍目前正在加紧校勘之中。

  让文史资源“活”起来

  为了让文史资源“活”起来,临渭区政协在编印文史资料的同时,还多措并举,如通过建立“临渭政协文史”微信公众号,举办“乐天大讲堂”,推动文物遗址保护等,不断拓展文史工作职能,让政协文史成果全方位立体化得到精彩呈现。

  “‘临渭政协文史’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发布文章230余篇,点击率在全省政协微信平台排名中名列前茅。”陈根许说,如今“乐天大讲堂”文化品牌效应已得到进一步显现,先后邀请于赓哲、杜文玉等全国知名学者、教授主讲“白居易与渭南”“《道德经》中的人文智慧”“《吕氏乡约》与乡村治理”等家门口的历史,受众达2000余人,讲稿经修改校对作为文史资料予以刊载。

  “我们让政协文史工作走出书斋,走上讲堂,让群众直接受益。”权佩亮说,如今,区政协“乐天大讲堂”已成为本区大型、高端、公益文化讲座的新高地,通过讲述渭南历史文化故事,进一步提升了渭南对外知名度和民众文化自信。

  2018年3月22日,临渭区政协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作“南大吉与王阳明”公益文化讲座,随后渭南掀起了渭上南氏遗迹考证热。区政协及时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协调相关部门、街镇成立工作组,对渭南历史文化名人南大吉及其家族遗址进行了全面保护,推动设立了南家村墓群、湭西书院遗址两个区级文物保护区。

  这场讲座还影响到省外。不久,绍兴市王阳明研究会会长张校军带领专家学者来到渭南,围绕推动绍兴与渭南两地文化交流互动,深化友好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达成共识。

  为深入探究渭南人文与儒家文化、关学继承发展的关联,2019年10月9日,临渭区政协举办了“儒家文化与渭南人文”研讨会,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提升了渭南的知名度。目前,研讨会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儒家文化和渭南人文》一书,正在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联合编辑之中。

  让文史成果“动”起来

  走进渭南市湭河西岸,一座两层高仿古小楼格外显眼。走进一楼大厅,里面摆放着南大吉简介、临渭区政协亮点工作等宣传展板,这里就是正在建设中的临渭区政协文史馆。

  据介绍,该楼一层主要为政协历程、人文风情和文史名人展示厅,二层为开展文史研究、文化交流和委员活动的多功能厅。目前已完成布展大纲、布展设计,正进入施工招标阶段。

  建设文史馆是临渭区政协助力文化强区建设的创新之举,目的是让政协文史工作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群众,使之成为展示政协历程和成就的新窗口,接收外界捐赠文史资料、开展地方文史研究创作的新基地,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传承历史文脉的新家园和“文化渭南”的新高地,更生动形象地彰显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

  “建设融政协历程、地方文化展示和委员交流互动为一体的政协文史馆,打造文史工作新平台。”谈及文史馆定位,陈根许表示,区政协通过团结一批文史爱好者,共同致力于对渭南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助推渭南加快文化建设。

  看着已具雏形的文史馆,渭南市政协副主席贺韧说,临渭区政协文史工作的创新之举走在了全市前列,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继续讲好、讲活、讲新文史故事,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北宋名相寇准是中国古代清官廉吏的典型代表,也是临渭区“三贤”之一。目前,临渭区正计划对其墓地进行保护利用,建设廉政教育基地。

  权佩亮介绍,受临渭区委领导安排,区政协牵头参与“寇准文化苑”项目文化设计和相关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收集整理其诗作、相关论文、戏曲、故事传说等书刊、音像、图片资料300余件,为布展做好前期基础准备。

  文史工作作为临渭区政协一项特色工作,展望未来,权佩亮表示,区政协将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开展好文献研究,挖掘、保护、利用好渭南的文化资源,力争让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再上一层楼。

  (各界导报首席记者 李荣 记者 樊星)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临渭区 政协 文史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