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走进”是人民政协“双向发力”的必由之路

2019-12-05 08:30:0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 澄城县政协主席 许拴锁

  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通过“双走进”,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双向发力”,既是政协履职的内在要求,更是发挥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把握性质定位,准确理解“双走进”的实质和内涵

  “双走进”是途径,“双向发力”是目标。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其性质、地位和职能,决定了人民政协必须把履职为民作为根本宗旨,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作用,通过“双走进”,集中智慧,统一意志,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各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首先,“双走进”是政协坚持职能定位的内在要求。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和三项主要职能,从根本上讲,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形式,彰显了代表性强、包容性大、联系面广的优势,揭示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人民民主真谛。其次,“双走进”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身处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一线,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深入的联系。只有在思想上重视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惠及群众,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解开界别群众的“思想疙瘩”,才能找到政协工作创新增效的动力潜能。第三,“双走进”是政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只有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弄清弄懂人民政协从哪里来、现在何处、到哪里去的实质和内涵,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上下功夫,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让“双走进”成为常态,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党心和民意的同频共振中,汲取到带有泥土气息的民智民愿。

  二、健全规章制度,让政协走进群众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只有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才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要建立政协领导联系常委,驻会常委联系委办,政协常委联系委员,常委组织委员联系部门、镇办、社会组织,全体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五大”联系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政协走进群众;要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最关心的紧要事、长远事、平凡事为抓手,组织专家学者、政协委员深入界别群众,或邀请界别群众列席政协会议、参加政协活动,在工作中落实政协走进群众;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厂矿社区,举办庭院会、广场会、宣讲会等,当好党政方针的“宣传员”,实现群众与政协的良性互动;要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听真话、查实情,使各界群众分散、个别的意愿和诉求,能够得到系统、综合反映;要围绕提案办理服务群众,健全完善重要提案领衔办、热点提案现场办、重点提案联合办、难点提案跟踪办工作机制,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搭建平台载体,让群众走进政协

  人民群众最讲感情,只有带着感情履职尽责,拿人民群众当标杆、做尺子,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18字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政协工作更有感染力、更具说服力。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全局、促落实的作用,吸纳界别群众参与政协活动,使党的思想主张能够迅速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要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强化责任担当,鼓励引导委员通过慈善救助、产业扶贫、结对帮扶等方式,争当脱贫攻坚的宣传员、战斗员、调研员和监督员。要充分发挥政协学习“阵地”作用,在城区学习组,深入开展政策宣传、理论研讨等活动,在协调中理顺情绪,在差异中寻求平衡;在镇办学习组,邀请群众代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当好政策落地的“监督员”。设立村级和事堂,建立以“五老人员”为主体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当好邻里矛盾的“调解员”;开展微调研、提好微提案、推动微协商、强化微监督、践行微公益等,打通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开通微信平台,设立政协网站,通过政协有约、网上值班、协商在线等栏目,实现网络空间“双走进”,持续推动“双走进”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政协 双走进 制度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