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协商,邀你座谈 | 关于教育,陕西政协在倾听!

2019-11-04 22:39:1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11月下旬,省政协将召开“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月度协商座谈会。针对我省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展开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社会关注度高,如何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双促进双提升,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一个时代课题。 11月下旬,省政协将召开“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月度协商座谈会。针对我省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展开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

  今日起,将在七大平台上推出“月度协商,邀你座谈”系列互动话题,邀请网友们参与讨论,就大家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展开“网上协商”。您可以通过下列平台参与话题互动,我们将及时在各大平台上展示网友们的精彩留言。

  陕西政协官方微信公众号

  陕西政协官方微博

  各界导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各界导报官方微博

  各界导报今日头条号

  各界新闻网

  新浪陕西官方微博

  关于教育,您一定有话想说

1.我们的教育资源,能不能更加均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然而,客观的现实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弱,城镇挤。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的加快,我省不少乡村学校都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动,大量的家长孩子进城所致;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在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还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在大城市中更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新增学位严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难点,也是群众广泛吐槽的“痛点”。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具体表现在学区划分不公平,无法实现就近入学。此外,一些公办学校由于待遇、机制、师资、生源的流失等原因,正在走向衰退甚至萎缩。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然而,客观的现实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弱,城镇挤。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的加快,我省不少乡村学校都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动,大量的家长孩子进城所致;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在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还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在大城市中更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新增学位严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难点,也是群众广泛吐槽的“痛点”。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具体表现在学区划分不公平,无法实现就近入学。此外,一些公办学校由于待遇、机制、师资、生源的流失等原因,正在走向衰退甚至萎缩。

2.我们的学生减负,能不能真的减下去?

  没有哪对父母,会希望孩子因学业而不堪重负。可是,这些年各地政府出台的一些原本旨在为孩子减轻负担的改革举措,却遭遇了一批家长的“不买账”,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应当看到,家长们的“不买账”背后,是并未被消除、甚至在发酵的竞争焦虑,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忧心忡忡。家长深忧的“副作用”无外乎两者,一是“谁先减谁掉队”,二是“课上改课外累”。

  在我们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评价体系的改革却并未同步。教学不超纲,试卷却越出越难;学校不补课,升学却考了又考……在“一分甩千人”的压力下,学校越减压,家长们越焦虑,当课堂教学不足以应对学业竞争,孩子们只好用课外培训加码,陷入恶性循环。

  减负是“一揽子”工程,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在这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中,教学与评价是一个连贯系统,不能教学这条腿向东走,评价这条腿却向西迈;同样的,课内与课外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3.我们的评价体系,能不能不以升学率定成败? 
                              

  减负之所以“减不动”,还在于每个地区推行减负的力度不同,如果不能“一盘棋”执行,而是A地严格减负,B、C、D地却持续加码,那么,在“一张考卷包打天下”的学业选拔中,被减负的孩子就可能沦为被淘汰的孩子。这正是家长们的担忧:“认真减负,你就输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在推进校内减负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监管课外培训这两项关键工作,都要常抓不懈,才不至于让孩子们因为“课上吃不饱”而疯狂涌向“课后加餐”。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改革教育评价选拔体系,不能用素质教育的办法教学生,却用应试教育的模式考学生。否则,“减负就是制造学渣”的竞争焦虑,不仅得不到缓解,还会愈演愈烈。

  我们盼望着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能看到,相关举措的推进只是一方面,减负要破除的根本障碍仍是“唯分数论”的评价理念体系。

4.我们的家长,把家庭教育做到位了吗? 
                                                          

  我们的家长对当下的教育环境有更高期许,可以理解,但最后几乎都集中在一个共同点上——学校教育。但是在学校之外,就没有其他问题了吗?

  现在有一些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或者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团结协作能力不足;更严重者,出现了种种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成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

  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家长不可缺位。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多数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他们努力地奔波于社会中,在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的时候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陪伴,忘记了在生活中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
 

       教育的话题

  永远都谈不完

  教育的未来

  关乎每一个家庭

  在您心中

  我们的教育有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互动

  我们想听,您的看法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月度协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