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西安首映 导演贾樟柯对话作家贾平凹

2021-09-13 16:10:22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由贾樟柯执导,以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主要人物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即将在全国上映。...

  由贾樟柯执导,以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主要人物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即将在全国上映。9月12日下午,影片在西安举行首映,导演贾樟柯和影片主要人物、著名作家贾平凹出席活动。

  贾平凹:这不是一个娱乐化的作品

  在西安首映现场,片中主要人物、作家贾平凹和导演贾樟柯在电影放映后进行了简单的对谈,畅谈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以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文学和电影的融合。

  贾平凹表示,电影带给他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说了这么一个道理,人最大的问题是情感问题。”贾樟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不止是一部文学纪录片,更展现透过个体经验、文学寻根,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回顾家族与时代的历史,有机会了解自己的“身世之谜”,建立起一个历史的意识观念。

  贾平凹现场透露,这是自导演在2019年的拍摄后他首次看到影片,在惊喜之余给予了影片高度评价。“这不是一个娱乐化的作品,给予了很多思考,在里面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并称贾樟柯是“很有中国味道”的导演。

  贾樟柯:文学一直是重要的

  观众提问环节,被问到选择与陕西籍作家贾平凹合作的原因时,贾樟柯回应:“因为贾平凹是几位作家里在情感和经历上和我最靠近的,片中贾平凹叙述的自己家庭与父亲的关系,完全就是我自己父亲的样子。可能都因为姓贾,所以我们有了一种天然的亲缘感。”

  面对观众提问文学在现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贾樟柯认为文学一直是重要的,他谈到:“大众热衷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被碎片化的信息包围。文学因此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优秀作品总是有着明显的系统性思考,呈现出来自社会维度和历史维度的双重视线。”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无疑具有这样的思考,他从80年代开始有意识地以故乡商州为出发点进行文学创作,致力于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以“商州系列”小说和散文创作成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秦腔》《古炉》《带灯》等始终关注乡土中国,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

  影片关注艺术家群体

  记者获悉,《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继关于画家刘晓东的《东》(2006年)和关于服装设计师马可的《无用》(2007)之后,贾樟柯将关注点又一次投向艺术家群体,称为贾樟柯“艺术家三部曲”的最终章。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由贾樟柯经典班底制作,余力为担任摄影指导,张阳担任录音指导,孔劲蕾担任剪辑指导。电影曾在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第58届纽约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展映,均取得热烈反响。《纽约时报》将影片列为2020年纽约电影节十部必看佳片。影片将于9月19日在全国上映。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曾世湘

编辑: 史青青

相关热词: 贾樟柯 贾平凹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