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从陕北坡到江南桌:看扬州鹅的千里“致富之旅”

2025-09-16 15:57:3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9月14日,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大鹅销售发车仪式在榆林市横山区魏家楼镇便民服务中心王梁村顺利举行。...

  9月14日,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大鹅销售发车仪式在榆林市横山区魏家楼镇便民服务中心王梁村顺利举行。经过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120天的科学养殖,4500只扬州三花鹅,当天正式踏上前往扬州市的旅程,开启了“黄土高原生态鹅”奔赴“江南水乡餐桌”的跨越之旅。

  此次大鹅顺利出栏销售,得益于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创新采用的帮扶模式。在扬州市对口帮扶横山区联络组的全程专业指导下,基地构建起“订单养鹅+企业回购”的闭环体系,由扬州企业提前下达养殖订单,农户按标准养殖,出栏后再由企业统一回购,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养殖难、销售愁”的后顾之忧,为产业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我们来到榆林横山双城乡收购这批扬州鹅,就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扬州市维农集团总经理孙健介绍道,陕北榆林气候相对干燥,与南方高湿高温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气候条件让养殖出的鹅肉质更为紧实,口感更佳。“扬州不缺鹅,但缺品质优良的鹅。在扬榆协作工作组的推动下,我们把扬州鹅产业带到陕北、带到榆林,就是要借助这里的生态优势,培育出高品质鹅产品。同时,我们与养殖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实行‘公司+农户’模式,养殖户负责安心养殖,我们则全力做好回收与销售环节。”

  横山区方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海飞分享了生态养殖的秘诀:“我们每天给鹅投喂的都是苜蓿和玉米,这种天然饲料不仅让鹅成长速度快,还能保证肉质。”这种生态喂养方式,既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又从源头保障了鹅的品质。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创新采用“苹果树下养鹅”的农林牧复合经营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鹅群在苹果园里活动,能有效清除杂草,减少果园人工除草成本;而鹅粪则成为天然高效的有机肥料,为果树提供充足营养,还能改善土壤结构,让果园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产业帮扶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户的增收账本上。高海飞以自身经历举例:“自去年参与苏陕协作,与扬州合作开展大鹅养殖以来,我们首批养殖的大鹅,仅用4个月就顺利出栏,实现销售收入65万元,纯利润达25万元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带动了100-200人次的当地农户务工,为他们带来了数万元的务工增收,真正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横山区将继续推广大鹅养殖的成功经验,完善购销合作机制,持续拓宽销售渠道,逐步实现“育苗、养殖、屠宰、深加工、包装、终端连锁”的全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附加值,让更多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鼓起腰包,迈向更加红火的生活。(记者 许鹏 通讯员 熊鹏 边宁宁)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陕北 江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