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王春萍:美丽乡村不能“千村一面”

2019-01-29 22:10:46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省政协委员王春萍在谈到美丽乡村建设时说,目前我省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前期规划出现了一些偏差,乡村建设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各界导报记者 李荣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更要体现出乡村特色。”1月29日下午,围绕“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联组讨论主题,省政协委员王春萍在谈到美丽乡村建设时说,目前我省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前期规划出现了一些偏差,乡村建设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王春萍。李荣 摄

  王春萍调研了解到,一些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缺乏服务农户的意识,其意愿很少被规划者纳入考虑范畴,忽略了乡村的乡土性,试图将乡村建设成为缩小版的城市,而非升级版的新农村,导致农村与城镇除了形式差别外,功能几乎一致。我省规划的一些新农村中,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文化广场、商店、活动室等设施俱全。但由于产业、公共服务跟不上,部分农村出现农民“背债住楼房,买不起菜、粮、水”等现象。还有些乡镇受领导政绩观驱使,重建设、轻规划,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真正的需求。

  王春萍认为,城镇的主要功能是聚集人口和财富,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农村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农产品的供给和保护生态,现阶段我省部分地区规划简单套用城镇化建设做法,导致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难以激发人们对农业社会的情感需求,使村庄难以成为守望乡愁的场所。

  据了解,现阶段我省乡村规划多实行固定模式“复制”建设,大多乡村都是千村一面的红砖蓝瓦,缺乏特色,更是感受不到当地的故事与风土人情,乡村风貌相似度高,“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场景一去不返。

  王春萍在调研中发现,我省许多地区虽然有驻村规划师,但水平参差不一,规划内容深度不同,缺乏前瞻性、科学性,一些新农村规划缺乏深度,只有简单的平面规划,缺乏控制性详规,普遍达不到城市设计的深度和水平。

  王春萍还发现,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还出现一些农民不愿意搬家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在她看来,乡村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分类解决好农民的多元需求,以科学规划引导,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乡村规划要厘清城乡的功能定位。”王春萍说,乡村已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已成为人们养生养老、回忆乡愁、创新创业的新环境。

  新农村建设不是消亡农村的过程,建设美丽乡村也不一定要整村拆迁、另起独灶,更不是一味追求乡村和建设一个样。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规划?王春萍建议,要遵循“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五个特色。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以多样化为美,把农民生活、农村风情融合起来,真正让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王春萍认为,各个村庄可结合驻村规划师与乡村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工程师下乡制度,通过“组合拳”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新农村建设水平,形成贯穿前期、中期、后期三大阶段服务体系。

  王春萍口中所说的前期主要指通过对乡村整体现状进行评估,提交规划成果;中期指协调乡村建设各方主体,绘制看的懂得图纸、提出材料选择建议、沟通施工工艺、把控建设效果、协调村民需求;后期指协助乡村建立保障维护机制,形成三段一程的整体负责制度。

  美丽乡村建设,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王春萍认为,政府在土地使用、财政奖补、税收减免上可给政策支持,带领村民发展农家乐、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增收。此外,要不断完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在形式上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政协委员 王春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