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青少年的创新实践

2025-09-23 12:31:30  来源:陕西关工委  


[摘要]我们特邀西部中心学术委员、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王东主任,从学术与教育角度深入解读其背后打动人心的力量与现实意义...

  近日,55集《老红军的故事》系列短视频在央视频、中国教育网、人民网等平台持续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这一系列视频不仅是一次媒体的成功实践,更成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传承的创新样本。为此,我们特邀西部中心学术委员、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王东主任,从学术与教育角度深入解读其背后打动人心的力量与现实意义。

  王东

专家热评

  《老红军的故事》视频集的制作与播出,首先是一次 “抢救性” 的历史保护行动。以潘皓、李旭冉为首的制作团队跨越全国 24 省,走访 125 位老红军及其亲属,完成了 100 幅油画创作与 55 个红色故事记录。而这些都是在百岁老兵健在时完成的,为我们及时保留了珍贵的红色记忆。其次,《老红军的故事》通过多媒介融合的立体化传播,形成了“油画展+书籍+短视频+主题曲”的传播形式,构建起沉浸式、立体化的红色记忆传承矩阵。尤其是通过动画与纪实手法相结合,依托千余幅手绘画面还原历史场景,配以老红军口述实录,极大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契合当代青少年的视听习惯。

  更值得关注的是,视频提炼出一个个具象而动人的红军故事——如余新元参加500次战斗仍信念如磐、马志选“三过草地”不改初心,莫异祥“一锅鱼汤”凝聚战友情……这些故事不仅真实可感,更以“师生讲述+提问+致敬”的叙事模式,激发青少年主动思考,实现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如弹幕中“此生无悔入华夏”“红军爷爷,我们接棒”等留言,正是年轻一代价值认同与情感投入的真实写照。省关工委主任郑小明指出,此举旨在让青少年感受 “直击心灵的震撼”。而视频集将历史转化为绘画、图书、短视频、音乐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载体,形成了 “立体式、多层次、全覆盖” 模式,也为全国红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精神不仅包括坚定的革命理想、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也涵盖灵活机动的战略智慧、铁的纪律和民主团结的作风。正是这些特质,使红军精神成为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重要革命精神的源头与基石,它们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

  在当前教育语境下,红军精神对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砥砺奋斗意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挥好红军精神教书育人的时代价值,应进一步将红军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红色校园文化、研学实践与现代技术应用中,通过VR场景重现、“重走红军路”等体验式、互动式教育,使红色记忆从历史走入现实、从画面渗入心灵。

  《老红军的故事》不仅是一场震撼心灵的历史重现,更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大思政课”。它用艺术和技术的力量,让雪山草地的足迹化为屏幕前的共振,唤醒了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敬畏、对信仰的追寻。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主动观看、传播并深入体会这一系列视频,使红色记忆成为青春的鲜明底色,让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王东 《老红军的故事》 红色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