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蒨:活化一部“乐舞通史”

 “我不做这件事,后人也会来做,但一定会晚许多年。更何况这么多年在博物馆工作的背景,让我深知这是一座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陶俑史、感悟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宝库……”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现年74岁的王蒨说道。她所说的“这件事”指的是,依据各大博物馆馆藏的中国乐舞陶俑以及搜集的珍贵资料,原样复制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明代的各类乐舞俑,用饱含文物信息及史料价值的陶俑构筑起一部活灵活现的中国乐舞通史。...

抗战时期的川陕公路:去趟四川有多难

西安至成都的西成客专铁路正式开通运行,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仅用2个小时,就从陕西西安经汉中抵达四川广元。...

流失文物背后的故事 比电影《夺宝奇兵》还传奇

美方返还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共361件,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包括新石器时代石凿、玉壁,春秋战国青铜剑、戈、钱币,汉代陶钫、茧形壶、罐、仓,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筑构件等。...

阎连科携《我与父辈》做客沪上书店:无奈是人生最大的力量

《我与父辈》主要围绕阎连科的童年和少年、父辈们的人生轨迹展开,真实记录了一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和父辈们平淡又坎坷的一生,展现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索——忏悔、活着、死亡、回归。...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首次公开回应“上元”灯会争议

针对故宫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上元”灯会后的争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日在北京首度予以公开回应,“今年正月十五,我们的月亮比巴黎的圆。”...

图解全国姓名:第一大姓还是王,取名请注意重名

日前,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目前全世界最大、覆盖全国近14亿人口的人口信息系统,对2018年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

短视频:创新的社交语言

日前发布的《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指出,短视频已成为当下最大众化的视频应用,是网民日常跨屏应用的核心组成。...

中日文博界人士助力黄檗文物回流中国

通过中日文博界人士共同努力,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收获被日本皇室封为国师的日本黄檗宗第二代祖师木庵性瑫禅师、黄檗直翁管长等黄檗宗僧人书法珍品。...

“拼音被改”引质疑 一个字的读音到底是由谁决定的

因为较多人读错而做出的诸如此类汉语拼音修改,近日通过中国播音主持网的一篇《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热传。...

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民族题材的全国雕塑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蓝田上陈遗址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记者3月1日从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客座研究员朱照宇团队的“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项目,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9年陕西省重点现实题材剧目创作计划出炉

2019年年初,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各市、各相关单位创作计划情况进行了摸底,制定了《2019年全省重点现实题材剧目创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以技术创新引领媒体变革 为人民奉献更多精彩节目和优质内容

 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考察5G新媒体实验平台。...

中国巴基斯坦商讨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合作

2月19日,巴基斯坦新闻文化部部长法瓦德·乔杜里、常秘沙夫卡特·加里奥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兼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和清举行会谈。双方就推动中巴两国在文化、文物、影视等领域交流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西安年·大使行”活动 在大唐芙蓉园拉开帷幕

月27日,应西安市人民政府邀请,阿尔巴尼亚、巴林、厄瓜多尔、加蓬、牙买加、苏里南、萨摩亚、智利、伊朗等11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来西安参加西安市博览事务中心、西安市外事办牵头举办的2019“西安年·大使行”活动。...

宝鸡雍城遗址发现中国最早“圣火”传递系统

近日,考古人员在血池遗址周边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多座造型各异的烽火台遗迹。...

《航拍中国》第二季将播:呈现专属于高空的奇观

历时两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中国》第二季即将于3月3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频道、多平台推出。...

布达拉宫古籍保护获专项资金 10年内将累计投入3亿元

我国将从今年起在10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作,这是布达拉宫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

陕西作家陈彦被增选为选为中国剧协第八届副主席

2019年2月2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中国剧协两年来的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经选举程序,增选了来自陕西的作家陈彦担任中国剧协第八届副主席。...

我国将斥资3亿元 开展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工作

记者从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自2019年起,我国将在十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