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满淑涵)9月5日,由陕西省科协、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陕西省侨联主办,西北大学、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国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承办的“科学与中国”科普报告会暨杨钟健学术讲座在西北大学举办。
著名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应邀作题为《AI与生命医药》的科普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党委书记郑允弢致辞,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牛喜军,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延潮,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谢小义,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李莉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西北大学副校长陈富林主持。
李豫琦在致辞中指出,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开展“科学与中国”院士科普报告,目的是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省科协将紧密围绕科普“讲什么、谁来讲、给谁讲、怎么讲、在哪讲”,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合作,深入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做强全域科普、做深品牌科普,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力量。
郑允弢在致辞中指出,工商银行围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求,着力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关键环节,做好战略科技人才服务,携手各方共同搭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科技与金融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支撑赋能作用,助力广大科技工作者成就卓越事业,为建成科技强国贡献更多工行力量。
报告会上,陈润生院士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问题与困惑,以及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思考。他指出,2024年诺贝尔奖首授AI领域,大模型作为AI发展的重要平台,基于复杂神经网络与语言统计建模理论,在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应用成果显著,引发AI能否超越人类智能的讨论,而基于核酸疫苗和核酸药物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治疗复杂、重大疾病带来福祉,发展潜力巨大,他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瞄准新领域研究方向,持之以恒开展深入研究。
交流互动环节,陈润生院士认真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关于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对生物医药最重要的突破是什么、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脑等问题,把科普报告会推向高潮。师生们纷纷表示,在科研的路上,要脚踏实地、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树立远大志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报告会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共同签署了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就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科技工作者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西北大学师生代表400余人聆听了报告。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