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革命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暑假期间,宝鸡市金台区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的58名红领巾讲解员们正式上岗,他们用童言童语向游客们讲述烽火岁月里发生在宝鸡的中国抗战工业奇迹。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6号窑洞车间,这里宽5.2米,长度达到将近109米……”
8月1日上午,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的窑洞车间里,六名红领巾讲解员正在用清脆的童声,自信满满地向游客们讲述抗战时期申新纱厂内迁、万枚纱锭进窑洞,让宝鸡成为抗战时期我国重要战略后方基地的故事。来往的游客们驻足聆听,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游客李炜宸说:“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长乐塬遗址,我觉得他们讲得非常详细,从源头把这件事情讲得非常清楚,既让我们这些参观的游客听到了真实的历史,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自2020年开园以来,这座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迹,已经成为宝鸡工业文化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宝鸡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参观。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少先队员更好地了解历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联合共青团金台区委,举办了2025年暑期红领巾讲解实践活动。前不久,58名热爱历史、善于表达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今年暑期的“红领巾讲解员”。
上岗前,小讲解员们分组背记讲解词,并接受了讲解技巧、讲解礼仪等方面的系统培训,锤炼出扎实的“红色基本功”。在这个暑假,他们将为游客提供志愿讲解,用童言童语讲述抗战故事,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三迪小学红领巾讲解员沈宥聪开心地说:“通过参加活动,我知道了长乐塬里老厂房、旧机器的故事,了解了前辈们曾经在这里努力奋斗的精神,今后我想把长乐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作为今年全市唯一一名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少先队员代表,来自宝桥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王彦皓经常在学校、社区、红色教育场馆进行英雄故事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讲,他说,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宝桥小学红领巾讲解员王彦皓表示,自己想利用假期的时间,通过红领巾讲解员的身份,向更多的人讲述家乡的革命历史文化,做党的“红孩子”。
王红利是石油小学红领巾讲解员焦懿宸的妈妈,她表示,自己虽是土生土长的宝鸡人,但对长乐塬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这次陪孩子参加红领巾志愿者讲解活动,了解了不少历史知识。她说:“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孩子,对于我们家长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民族精神的传承。看着长乐塬窑洞车间里的一砖一瓦,我仿佛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里,爱国人士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艰辛。”
金台区工商联主席、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李娜表示,选拔培养少先队员担任讲解员,是以少年视角激活红色历史的创新尝试,也是构建“校地联动、代代传承”机制的探索实践,希望通过搭建这样的实践锻炼平台,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革命精神传下去。
金台区工商联主席、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李娜表示,通过沉浸式体验讲解,让青少年在服务中深刻感悟到抗战精神,实现由学到讲的升华。另外,通过互动式的教育模式,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有效。长乐塬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此后这类活动我们还将持续开展,让青少年成为革命文物故事的讲述者,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赵芳)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