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化身暑期研学场 助力孩子乐学一夏

2025-07-09 18:15:3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暑假期间,“孩子去哪”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社区作为教育治理的末端,吸引儿童重回社区,成为探索新型社区教育的关键。为了让孩子们度过愉快假期,7月9日,省直机关三爻社区化身研学场,携手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为辖区青少年带来《神奇的流体世界》《生物识别与唯一标识符》等兴趣科学,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的神奇。...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白瑶)暑假期间,“孩子去哪”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社区作为教育治理的末端,吸引儿童重回社区,成为探索新型社区教育的关键。为了让孩子们度过愉快假期,7月9日,省直机关三爻社区化身研学场,携手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为辖区青少年带来《神奇的流体世界》《生物识别与唯一标识符》等兴趣科学,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的神奇。

  西北工业大学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专业人才,此次合作响应了国家关于加强科普教育、促进高校资源服务社区的号召,不仅开创了“高校+社区”科普教育的新模式,更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顶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课堂一开始,老师拿出一个圆滚滚的乒乓球,轻轻放在漏斗里,“现在,谁能对着吸管吹气,看看把球能吹起来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跃跃欲试。郝誉妃小朋友第一个举手,她深吸一口气,对着漏斗嘴使劲一吹——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乒乓球纹丝不动。

  “这不可能!”孩子们瞪大眼睛,纷纷上台尝试,可不管是轻轻吹还是用力吹,小球始终纹丝不动,面对孩子们的疑问,老师笑着拿出了动画演示图。原来,这背后藏着一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原理——伯努利原理:流体(比如空气、水)流动得越快,压强就越小;流动得越慢,压强就越大。

  紧接着老师又带领孩子们探索生物识别与唯一标识符号的奥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生物识别技术和唯一标识符号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物识别和唯一标识符号在生活中应用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西工大青年讲师团队精心设计的“神奇的流体世界”主题课程。这门课程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设计理念,将复杂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日常现象,使“流体”这一抽象概念变得生动而具体。讲师还通过水、蜂蜜、果酱、沥青等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案例,引导孩子们观察与思考不同流体的特性,随后归纳出流体拥有的两种不同性质—“剪切变稀”与“剪切变稠”。

  课程的最后,西工大成珂老师不仅向小朋友们分享太阳能在生活中神奇的应用,还融入了西工大的“总师精神”教育,介绍了西工大杰出校友中的航空航天总师们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堂兴趣课上,没有枯燥的公式,只有动手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孩子们从“大胆猜测”到“动手验证”,再到“理解原理”,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当他们拿着小球向同伴炫耀“我知道为什么吹不开啦”时,眼里闪烁的不仅是成就感,更是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此次“高校资源下沉+社区教育创新”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不仅为社区教育提供了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还为青年讲师们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社区负责人表示:“这次与西工大的合作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通过引入高校资源,社区科普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今后社区将继续深化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探索更多社区教育模式。”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西北工业大学 暑假 社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