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西安湖最是勾魂。风掀开柳帘,初放纸鸢低空试羽,舒展弧度似预演与云朵的约定——虽不会驾车、路途迢递,热望难掩,终离喧嚣,踏足渭水畔湖光里。
日照湖边柳。午后阳光泼洒堤岸,湖水清涟如眸,涟漪吻着新抽的柳丝。柳树下石桌旁,年轻人举啤酒碰杯,泡沫炸碎成虹,惊起麻雀掠过石案;长者推婴儿车缓行,俯身教孙儿辨浮萍,指尖点处光斑碎成星子,遥指水天说泾渭旧迹,笑纹盛着春光。
石阶泛青光。小径柳丝轻撩鬓发,红叶李垂花瀑,圆冬青凝碧如画。一个烂漫如诗,一个端凝似镜。苜蓿铺绒,蒲公英举灯,茵陈顶绒苞,皆顾盼生姿。朱红长椅落柳叶,椅面温热,盛满春光私语。
忽然间,清唳划破空明,白鹭自芦苇荡腾起,雪羽曳银线,转瞬栖柳梢,长脚支鹅黄柳芽,似水墨小品。它偏头望来,琥珀瞳盛半湖春光,我学它轻唤,它振翅低飞,带起的风裹着芦苇清苦与湖水微腥,如自然应答,清越如兰。
青空下,少年奔跃,衣鼓风,线轴旋,蝶翼金粉掠云絮;女孩举鸢,尾弧惊蝶,绸纹鳞光映粉翅。纸鸢竹骨随气,绸面卷舒,长线牵住,线绷如弦、松似流苏,笑呼织云影。一丝春风拂过,忽然忽悟:自由是天地制衡——风筝展翅不脱牵系,湖山与城郭相生,万物分寸间各展所长。
蹲下身,指尖触湖水暖意,细流携金箔光斑东去。黑鸭三五啄水,尾羽犁涟漪,又被新波揉碎;岸边菖蒲抽剑叶,叶尖水珠倒映柽柳,枝条红紫如燃烧的霞。
暮春里,霞光泼染湖面,岛影摇曳如绿螺,水草缀碎金,二月兰仰脸浸满紫霞。湖山草木、禽鸟游鱼各循其性:白鹭不忧风雪,黑鸭不管时序,蒲公英扳茎向阳——万物自本自根,各成其美。
归途中,暮色染画架。老夫妻调湖蓝赭石,爷爷说:“水色留三分白,像西安的春,总留盼头。”远处,高铁轰隆惊不散燕影,苜蓿花漫过堤岸,将紫色诗意搁在城市边缘。
诗不在远方。春水漫过凝望时,忽悟“道不远人”——俯仰间,桃花绽知春讯,草色延识时序迁;柳叶飞递夏声,莺语啭觉物候变。天地有节律,万物循章生长。余生若存敬畏与温柔,于城市褶皱里听自然回响,便是修行。
柳叶颤动是风的私语,蒲公英飞翔是大地的诗行,风筝与风相契是天空的隐喻——天地哲学,藏于细微共振。真正的自由,是与万物温柔相认:在风中舒展灵魂,亦保持向上姿态。(张翠霞)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