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列车·第九站 | 少先队员“去种地,做讲解!”

2024-05-22 16:07:4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5月19日,来自榆阳区26名少先队员在榆阳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田间地头,争先恐后地与校外少先队辅导员进行提问互动,一块小小的耕地,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的探究欲望。...

  “玉米原来是这样长起来的!”

  “老师,这是什么?”

  “老师,我这里的蔬菜苗种完了!”

  5月19日,来自榆阳区26名少先队员在榆阳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田间地头,争先恐后地与校外少先队辅导员进行提问互动,一块小小的耕地,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的探究欲望。

  领取种子、怎么播种,辨识菜苗、如何培育,指导老师现场教学,孩子们认真聆听。挽起衣袖,脚踏泥土,手持农具,一锄一耙,躬身田间。在翻地育苗中,队员们体会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嫁穑艰辛;在脚踏泥土中,体味着农业劳动的技巧和智慧,成长的脚步更加踏实。

  “种地可真辛苦啊,我虽然累,但是我学到了一种能力,我以后在老家帮奶奶一起种地。我还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做好光盘行动。”榆林市逸夫小学少先队员曹怡然说。

  现在的孩子多为父母的“掌中宝”,对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等实践知识的了解普遍不足。因此,团区委、区少工委决定常态化开展“青春列车”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田间地头学农耕、知农事,让孩子们在科普场馆中探新知、塑人格,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刘耀隆表示。

  少年耕行,向阳而生;播种希望,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积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体系优势,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培养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榆林人民通过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广袤的毛乌素沙地上书写出一片片绿色、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请各位移步,随我进馆内参观。”在每一处展区,按照活动前的充足准备,小小讲解员认真讲解榆林林业建设成就与生态环境资源,让展区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队员们面对一张张历史照片、一幕幕绿色记忆肃然起敬,从治沙英雄的绿进沙退、不懈奋斗的精神中汲取营养。声情并茂地讲解姿态让这群红领巾小小讲解员成为穿梭在榆林市林业展览馆展厅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我要反复熟读、背诵,确保对展厅内容熟记于心,还要从普通话基础、情感表达、形体仪态及规范讲解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展现出红领巾讲解员的风采。”榆林市第十一小学薛梦淇一边说,一边趁着空闲时间,拿出讲解词进行温习。

  据了解,参加本次讲解活动的26名少先队员都是经过全区竞赛角逐选拔的首批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多次在榆林老街、陕北民歌博物馆等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受游客的欢迎和好评。下一步,团区委、区少工委将常态化开展好“红领巾讲解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传承革命基因,讲好新时代榆阳故事,用“童言童语”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故事,从小培育少先队员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萌芽,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赞赏。榆林市十一小学魏闻博的家长马小红说:“社会实践活动比书本知识更加生动有趣。他们可以通过亲手实践,了解书本上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的。此外,本次活动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活动中,他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协作完成任务,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些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记者 许鹏 通讯员 刘耀隆)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青春列车 少先队员 讲解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