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陕西人民在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市民朋友纷纷为西安人民加油打气。
疫情发生后,一些中央老领导和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通过陕西省关工委向全省广大青少年和红军小学师生表达亲切问候、贴心牵挂。我省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表示面对我省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艰巨性、紧迫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最重要的工作和头等大事,引导青少年积极做好防疫工作,严防死守、共克时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许多学校在网课教学中,除了安排好教学课程外,还增加了防疫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课。各红军小学积极开展红领巾抗疫活动,争做“抗疫小先锋”。 少先队员有的把积攒的零花钱、压岁钱拿来购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送给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有的在核酸采样现场,通过手语舞蹈向抗疫人员表达感恩之心;很多同学创作抗疫诗作、书法、绘画、手抄报、小视频等,讴歌白衣天使和逆行者,并利用新媒体手段在网上发布,为奋战一线的人们加油,也展现出小战士们的抗疫决心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请党放心,抗疫有我,强国有我!”这是红军小学小战士们的铮铮誓言。受疫情影响,同学们只能居家上网课,但他们坚持参加线上升国旗活动。虽然只是一个人的升旗仪式,但小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庄重的队礼,展现出新时代红军小学小战士们的精神面貌。
延安市作为中国革命圣地,已建成红军小学35所,每个县区至少有一所红军小学,成为全国拥有红军小学数量最多的地级市。延安市关工委主任刘兆年说,全市红军小学师生不忘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积极参与抗疫,展现了红军小学听党话、跟党走的良好精神风貌。当延安市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各红军小学迅速启动防疫预案,就校园防护、师生防护、线上线下教学、学校日常事管理等做出安排部署,做到教学和防疫两手抓、两不误。延安市宝塔区辖区所属红军小学紧急部署,迅速抽调700余名教职工,组成9支“红军小学教师抗疫先锋队”,深入社区抗疫主战场,参与全民核酸采样排查工作;育才红军小学校长张芬萍,桥儿沟深桥红军小学校长野彩虹、副校长樊晓燕等教师穿上防护服,紧急支援附近社区核酸检测工作,为延安抗疫贡献力量。
红军小学建设工程是由老一辈革命家及其亲属于2007年倡导发起的一项公益行动,旨在进一步帮助革命老区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学校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军小学的建立,不仅改善了老区的教学条件,也是对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一个传承。目前,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品牌,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摇篮。
陕西省关工委始终重视参与和支持红军小学建设,近年来,全省各级关工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照金北梁小学的回信,积极组织五老到红军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宣讲活动,并向学校师生捐赠书籍、文具、卫生包达数十万元。目前我省已有40所学校被挂牌命名“红军小学”,还有不少市县的学校正在积极申报。省关工委主任郑小明表示,省关工委将继续支持红军小学工作,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底蕴、讲好红色故事,努力把红军小学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摇篮,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 杨晨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