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林:耕耘教育六十载 不忘初心育桃李

2022-02-08 09:09:33  来源:陕西关工委  


[摘要]“五月鲜花盛开,六月万物竞长。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今天,我给你们讲讲应试策略……”王喜林的宣讲课程总是这么与时俱进。一大早,有着60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他走进靖边二中,再次为即将中考的靖边学子们加油鼓劲。...

  “五月鲜花盛开,六月万物竞长。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今天,我给你们讲讲应试策略……”王喜林的宣讲课程总是这么与时俱进。一大早,有着60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他走进靖边二中,再次为即将中考的靖边学子们加油鼓劲。

  “同学们不必把中考看得太重,因为对考试看的越重,就越容易产生焦虑;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注重终身发展,能够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只要自己尽了力,无论考取结果如何都应该问心无愧……”台上讲得认真,台下听得仔细。“王老师已经80多岁了,但他依然站在讲台上,向我们传授考试经验,这对即将参加高考的我们无疑是一种鞭策,王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案例故事,使得他的演讲更贴近我们的心声。”靖边二中九年级14班学生陈彦君说。“王老师所讲述的是我们课堂上不曾听过的,他激励大家不要紧张、少走弯路,让我受益匪浅。”梁佳琪听完报告后感触良多。

  “近几年王老师连续在我校开展各类讲座,兼任心理老师,不管孩子还是家长有需要,他都随叫随到、任劳任怨。我们利用每周班会课邀请他与各班学生沟通交流,初三的孩子们压力大,这样的心理辅导课程非常有必要。”靖边二中教师刘青梅告诉笔者。

  “在心理疏导方面,王老师堪称靖边的专家,他是一个很有教育情怀的老教育工作者,他的讲座接地气,跟孩子和家长距离比较近,容易沟通。”靖边二中副校长王平认为,“王老师的讲授内容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这次考前心理疏导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希望今后学校、家庭、社会能够形成共识,共同关注、参与孩子的成长。”

  在靖边,王喜林不能说是人尽皆知,但可以称之为家喻户晓。1941年出生如今81岁高龄的他,曾经担任靖边多所中小学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近30年。在多年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丰富的教学成果。知识是底牌,能力是王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没有书卷气,就没有当好教师的底气。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喜林便提出了“坐下来认真读书,钻进去领会精神,跳出来联系实际”的读书方法,从那时起,他坚持每天5点钟准时起床,晚上11点睡觉,每天至少抽出两小时用于学习,一直坚持了60年。他把读书当作精神追求。2000年退休后,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报纸杂志,分类作了50多本、约1000万字的学习笔记。

  执教60年,王喜林一直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执教理念,“教学生3年,心里想着学生30年。”60年来,他教过的学生近3万名。没有任何一名学生使他烦恼,每一个学生都让他感动,因为他看到了学生的优点,一个孩子的优点就是他发展的支点。“不要因孩子1%的失败,输掉99%的希望,当你用欣赏的目光面对孩子,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王喜林经常对教师和家长说。

  在靖边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和家里,他义务接待了1000余名来访者,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使大部分来访者消除了心理困惑,改变了心情,重建了自信,走向了成功。许多家长觉得王老师很“神”,问他咨询中可有什么秘密武器?他笑着说:“秘密武器没有,只有八先八后”,即先微笑后开口,先让座后谈心,先说己后说他,先成绩后缺点,先表扬后批评,先说小后说大,先说近后说远,先说易后说难。”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放下身段,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以朋友身份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让孩子们消除了戒备,使信任感、亲近感自然而生,咨询效果才能得到事半功倍。

  王喜林编著了《青少年教育读本》《家庭教育读本》《托起明天的太阳》等5本书,撰写了60多个专题讲座近百万字,在省、市、县、校共作1200多场演讲,听众人数达30万人次。他坚持义务参加靖边科技之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走遍靖边的每一个乡镇和学校,开展科技知识讲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讲座、道德大讲堂等公益课600余场。并将2013年首届榆林好人和第七届榆林市道德模范奖的10000元奖金捐赠给贫困学生和贫困户。从教60年来,他先后52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他的事迹被编入《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一书。

  “桥头上跑马不回头,60年教育没搞够;酸枣枣酸来甜瓜瓜甜,我真的还想再干60年。”朴实的陕北小调道出了王喜林的育人“野心”,从1961年从事教育工作,退休不褪色,心底升腾的爱意与担当让他初心尤炽,干劲满怀,持续扶持、培育着万千“蓓蕾”,用一辈子的时间干出了两辈子的事。

编辑: 杨晨雨

相关热词: 关工委 不忘初心 教育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