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鉴泉:节俭人说节俭事

2020-09-15 09:26:34  来源:陕西关工委微信公众号  


[摘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的传家宝。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确保人民能够吃饱饭、吃好饭,确保社会安定,百业兴隆。

  ...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的传家宝。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确保人民能够吃饱饭、吃好饭,确保社会安定,百业兴隆。

  渭南市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成员,韩城党家村党氏第20代传人党鉴泉,用几则亲历故事,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节俭——

本期主讲

  渭南市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成员党鉴泉

  我是一个75岁的老头,平生一无所长,鲜有所成。但有一点值得称道,就是节俭。比如说吃饭吧,70来年一贯制,从不剩饭剩菜。换句话说,我这一辈子是“光盘行动”的自觉践行者,而且能善始敬终,持之以恒。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饿肚子的滋味刻骨铭心。

  我于1959年秋到1962年夏,在离家五里开外的韩城县西庄中学上初中。期间恰逢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民间俗称“低标准”。刚入学时饥荒已露端倪。除极少数学生上得起学生灶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周日返校时拿上前半周的干粮,时称“背馍”;周三下午又回家取来下半周的干粮,时称“取馍”。干粮开始时大多是玉米面馍,后来又有糜子面馍、高粱面馍、蔺根面馍、糠菜窝头和红薯等。有的同学自己的馍吃完了,便悄悄地拿别人的馍,时称“偷馍”。偷馍现象随着饥荒的加重而加剧。有一个同学偷馍事发,班主任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后让他停课写检查,然后老师上课去了。这位同学的检查写了没几句,肚子又饿得不行了。于是就又溜进学生宿舍偷了一个馍。止住饥饿后,再回到老师办公室,接着把“偷馍不对,坚决改正”的检查写完。

  最难熬的是1960年的秋冬。那时家中已经无馍可背了。秋天下午老师让学生到校外拔野菜、摘蓖麻叶,或者收集菜园丟弃的红白萝卜叶。回校后收拢到一块,装入大瓮中,撒上盐,灌上面汤,上边压块大石头,呕成酸菜,以备冬天热着吃。拔野菜的时候,柿子正红。于是男同学便纷纷上树摘空柿(软柿子)吃。有的柿子半软还硬,便用手将其捏软,塞进嘴里又涩得不行,只好又扔到树下。难怪西庄村看菜园的姚仁夫老人几乎每天都大喊:“西庄中学的学生,不是拔野菜来了,是向柿子进军来了!”我上不了树,便在树下拾别人先前扔下的柿皮吃。柿皮已经晒干了,不涩,很好吃。只是不大干净,有时会闹肚子。但止住了饥饿,还是很花得来的!

  由于饥荒日趋严重,学校允许家距学校较近的学生每天下午回家,时称“跑通生”。时值隆冬,寒风凛冽。我和本村的党雁群、党天业、党镇荣等同学结伴而行。各自家中都没有钟表,每天凌晨出门的时间很难把握。于是本着宁早勿迟、早自习不能迟到的纪律观念,天不明便出村返校。每人拿两个糠菜窝头。出了西哨门,还没有上到西坡顶,便有一个人说:饿得撑不住火了,想吃半个窝头;另一个人便说:不敢不敢,两个窝头得撑一整天呢!再往前走一阵,又有一个人说:先止住眼前饥饿要紧!我要开吃了。于是几个人都说:你敢吃我也敢吃,谁的肚子不饿呀?最后的结局是还没有到学校,各自的干粮都吃完了。在校这一整天,便得咬紧牙关硬撑下去。

  学生饿肚子,老师也饿肚子。我们初二的物理老师刘振通,河南人,课讲得非常好,很受学生欢迎。由于他家不在韩城,所以得不到半点家庭接济。长期的饥饿使他瘦骨嶙峋,面容浮肿。他把一条围巾系在腰上当腰带,用来驱寒止饿。每堂课讲到一半时,便要趴在讲桌上歇息几分钟,否则撑不下来。师生们大都没有力气出操,上体育课时可以在操场活动,也允许坐在教室里看书,甚至到宿舍里睡觉。体育老师文毓龙给我们说这叫“劳逸结合”。

  等到上高中时,“低标准”慢慢过去,情况有所好转,但吃不饱仍然是每天的第一感觉。1965年夏,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后,直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家中粮食就没有够吃过。每年春节过后,接着便是青黄不接的“春荒”。饿肚子的滋味我整整品尝了三十多年,可谓刻骨铭心。

二是耕作的辛苦历历在目。

  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只是一个形象化的特写镜头,远没有道出耕作辛苦的全部。其实从备耕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局外人所不知道的辛劳。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咱就先从粪说起。我家所在的韩城市党家村,位于泌水河谷北岸,而村里的绝大部分耕地,却在30来米高的北原之上。村与原之间,以坡相连。粪土须先从村中四合院的厕所或者猪圈、牛圈里用笼担一担一担担出,倒到门外巷子里。有的是在临巷道的墙上打一窟窿,用铁锨一锨一锨把粪撂出。这叫“出粪”;再把粪裝到架子车里拉到坡底,这叫“转粪”;利用晚上或者午休时间,叫上四、五个青壮年邻居,一个人掌辕拉车,其他人掀车,把粪一车一车拉到原顶。这叫“掀坡”;后来在原顶安装了一个电动绞车,另修一绞车坡。一个人在原上开绞车,几个人在坡底装车,一个人扶着挂在绞车钢丝索上、装满粪的架子车辕上坡。这叫“掌坡”。粪上原后先用架子车拉到地头堆起来,这叫“堆粪”;把堆起来的粪抽空翻腾一遍,把粪疙瘩打碎,这叫“打粪”;翻地前再把粪一车一车拉进地里,等距离倒成小粪堆,这叫“标粪”;最后把小堆粪一锨一锨均匀撒开,这叫“撒粪”。从出粪到撒粪,这中间要倒腾多少次手、要付出多少辛苦啊!

  再说耕作。播种前若能下一场透雨,有牲畜的人家套牲畜犁地耱地较为省力;而无牲畜的人家则须人拉犁拉耱,小块地则是人用锨翻。费力费时,苦不堪言。若久旱不雨,为不误农时,便只好干埋等雨。冬灌春灌均能保证的话,来年会有较好的收成;只能灌溉一次的,产量锐减;不能浇灌的,则收成些许,甚或无收。倘若真是这样,耕作付出的所有辛苦便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收获的季节是龙口夺食的日子,来不得半点松懈和拖沓。责任制初期,机械化程度低。麦子须人用镰刀割,用架子车拉。我家8亩麦田。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几个孩子都上学,全靠我和妻子两个人干活。麦子拉到场间后,还要经过脱粒、摊场、翻场、碾场、起场、扬场和搭麦秸垛等若干工序,才能将麦颗装入蛇皮袋里运回家中。随手还得凉晒。若天气好,晒两三天便可入仓。若天气不好,或者突然下雨,则摊开又收拢,收拢又摊开。老天爷仿佛故意和人捉迷藏似的,五六天也晒不干。这样翻来覆去,付出的是成倍的辛苦!

  综上所述,从备耕到收获,这些亲力亲为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每忆及此,便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有了更加深切的感受!

三是家风熏陶和先贤榜样永志难忘。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蒙冤入疆,母亲在忧患中独撑门庭,苦度饥寒,把我和妹妹教养成人。吃饭时倘若一个小馍花掉在地上,母亲便命我拈起来吃掉,并说“糟蹋粮食造孽呢”;馍烤焦了,舍不得扔掉,说“小娃吃了帮助消化呢”。就是这最通俗朴素的家庭教育,促使我从小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

  1964年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大地震,周恩来总理亲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和灾民们一起吃饭时,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糊糊喝完后,又掰了一块窝窝头,把粘在碗里的糊糊擦干净,再把粘着糊糊的窝头吃掉。一部反映邢台抗震救灾的电影纪录片,把这一特写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看到这一情景,我非常震撼!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竟能如此亲民,如此节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铺张浪费呢?!也许是从这时起,我便把以践行“光盘行动”为主要内容的节俭习惯,变成了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

  以上是我对自己多年来节俭往事及其成因的琐忆。今天把它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对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指示多多少少起到一点作用的话,我这个年逾古稀的老党员,也算是聊尽绵薄之力了。(来源:韩城市关工委)

编辑: 郭长财

相关热词: 党鉴泉 节俭人 节俭事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