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与民意】关于加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2025-01-06 08:52:5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反映:马铃薯是我国和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陕西第三大粮食作物。...

  □ 农工党陕西省委会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反映:马铃薯是我国和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陕西第三大粮食作物。我省马铃薯生产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安康、商洛和汉中地区,2020-2022年种植面积分别为463.2万亩、477.0万亩、424.2万亩,按5:1折合粮食,总产量分别为83.9万吨、90.10万吨、88.66万吨,平均单产分别为181.1公斤/亩、201.6公斤/亩、209.1公斤/亩。马铃薯生产呈现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稳定、平均单产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面积单产远低于全国和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马铃薯种业创新研究薄弱。在优异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利用与创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挖掘与利用、生物育种技术、种薯繁育技术以及贮藏加工技术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二是专用品种缺乏。国内外马铃薯优良专用品种对水肥条件敏感、抗病性差,难以适应我国西北旱区的生产条件。随着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广适、高产、抗病耐逆的专用品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限制了我省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马铃薯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科技支撑不足、水肥利用效率低、栽培管理水平粗放、专业化生产不足、专用品种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优质专用商品薯生产。

  四是产业化水平低。缺乏衔接种业创新、专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科技型马铃薯企业,马铃薯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生产不足且与市场需求脱节,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研发投入较少。省内马铃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科技型企业扶持投入不足,制约了马铃薯产业链条的建设。

  为此建议:

  一、建立马铃薯生物育种专项机制。建设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加强马铃薯种业创新工作,开展马铃薯种业创新研究,衔接种业创新、专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完善马铃薯产业链。

  二、扶持和培育科技型马铃薯企业。衔接种业创新、专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完善马铃薯产业链,以科技打造区域特色马铃薯品牌,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马铃薯 产业 发展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