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春天初游西安,在诸多风味小吃中尝到一味“枣泥糊”,惊为逸品,赶紧向当地主人请教制作之法。同时央人领路,到市场上选购红枣。我家系出燕冀之地,一向讲究“鸡心小枣”。当时见到市场上的陕西大枣,形如鸿雁之心,比鸡心不知大出凡几,不禁犹豫起来,于是兢兢然只买了两斤。
离开陕西的飞机上,邻坐恰巧也是一位返台的朋友,自然便攀谈起来。她得知我只买了两斤红枣,大不以为然,指指自己的行囊,说里面装了二十斤红枣。我当下便后悔不已。
回到台湾,珍而重之的将一斤红枣分给一位爱枣的好友,事后得知她拿了半斤孝敬母亲,母女二人都将此枣当成宝贝,轻易不舍得动用。我与好友一般,将所余的那一斤枣与亲长分享,煮了几次红枣桂圆汤也就告罄,根本来不及试作枣泥糊。

图为石鲁先生的弟子王书华老师的作品:《收枣》
去年秋天因四叔葬事而赴北京,见到鸡心小枣,便买了数斤。然而制作枣泥糊,须先将红枣煮软,然后用过滤网除去枣皮、枣核。鸡心小枣实在太小,滤不出多少枣泥。虽然试作了一回枣泥湖,但人人都吃得不过瘾。
今年夏天再游西安,在旅馆的餐厅里点了一味红枣粥当早餐。端上来棕红的一碗,碗里找不着多少粥糜。我心里还在嘀咕,不知那棕红颜色是否来自化学色素。早餐之后游览碑林,看见路旁卖碑贴字画的店家正用早餐。那些店家,家家门口搭上矮桌,三三五五的围在桌旁,人手一碗红枣粥。每一碗粥的颜色,都比我在旅馆里吃的那碗更为殷红。我才陡然想起,在这里,大米远比红枣珍贵,没有人会强调红枣的多寡而添加色素。
于是,在回程的行囊里,我硬生生地塞进二十斤陕西大枣,让碑贴、书籍、衣物纷纷沾满枣香。返台之后又以红枣分赠诸亲友,这回货源不再拮据,出手便显得大器多了!
今天一早,捻了八枚红枣准备熬粥。看看冰箱里着实还有不少红枣,于是狠下心肠,再捻了八枚,和着半杯白米熬成一锅粥。那粥的颜色尚不及旅馆里的那碗深沉,锅里黏稠稠的全是粥糜,心知白米还是放多了!
盛出一碗红枣粥,边轻轻挑净枣皮、束核,边闲闲地享受冉冉粥香枣香,细细地欣赏自己有生以来,所熬的最“奢华”的一品粥。记得小时候,家里偶然经由居住香港的亲戚辗转捎来些许红枣,总是小心翼翼地藏在冰箱深处。得等到岁末熬腊八粥时,才舍得恭恭敬敬请出红枣,作为装点之用。
当时唐鲁孙先生常在报端写些饮食小品(注)。他曾在《天寒岁暮忆腊八》一文中提到,因为此间不产红枣,腊八粥里没有枣香,才觉得似乎缺点什么。儿时我家的腊八粥里虽有红枣,但若说到枣香,可远远不能与眼前这碗粥相比。那时谁的粥碗里若是找着一枚红枣,可要让其他的孩子羡慕半天。妈妈婶婶们总在自己的粥碗里“众里寻他千百度”,希望挑出一枚红枣,满足一张奢望的小嘴。
有一年家里得了比较大的一袋红枣,奶奶姑姑们便商议着要好生受用一番,最后决定制作枣糕。枣糕是一道极细致的美点,以枣泥与糯米粉揉和成团,酿上少许核桃为馅,再以糕模刻成形,蒸成约如现今十元硬币大小的精巧甜食。红枣既是如此难得,当然值得全家使出奇技淫巧,不为之大费周章绝不罢休。
正因为红枣难得,家里已不知有多少时日未曾制作枣糕,姑姑问奶奶,揉和枣泥粉团时,枣泥与糖的比例该如何拿捏?奶奶叹口气,北方的糖远比红枣来得珍贵,哪有人在枣泥里加糖的!此言一出,全家喟然。只记得当日全家上下从早忙到晚,尝试枣泥、糖和糯米粉的比例。待得枣糕出笼,孩子们早已入梦。我被人从床上拉起,在睡眼惺忪下往口里塞了一块枣糕,根本食不知味。
后来读到司马光的《俭训》,他要求“果止于梨栗枣柿,肴止于脯醢菜羹”。以肉干、肉酱、菜羹为俭,我是可以心领神会的。至于梨、栗、枣、柿,哪一样不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珍异之食?老师解释,这些果品都是司马光家乡的土产,在当时当地是不值钱的。然而望着书本上那样“奢华”的“俭德”,还是不得不为之心醉神驰。
唐鲁孙先生另有一篇大作《秋果三杰——核桃、栗子、大盖柿》,谈到西安锦香斋的三杰饼,以柿浆、栗粉揉和成团,酿入核桃为陷,制成细色美点。此饼充分发挥当地土产的特长,若以司马光的标准衡量,应该算是合乎俭德了。可惜此次游历西安,时值盛复,核桃、栗子、柿子都尚未收成,只有留待来年了!
眼前红枣粥的枣皮、枣核都已挑净。浅尝ー口,因为白米放多了,粥不够甜,便掺了些许红糖。登时粥色转呈棕红,竞与旅馆里吃的那碗几乎不分轩轾了。心下不禁暗暗自嘲,无论是多么廉价买得的红枣,总脱不去儿时珍稀果品的忆恋。然而,黄土高原上住着全中国最贫苦的人民,珍惜他们种植的一果一粟,总不为过。
冰箱里还有不少红枣。作个枣泥糊吧!要不就作次枣糕!爷爷奶奶墓木早拱,爸爸妈妈也已入土,姑姑婶婶又远居海外。唉,如此大费周章,制成绝妙逸品,看来又要便宜吾家那口子了!(作者:齐克靖)
(附注:唐鲁孙是珍妃的侄孙,属于满洲皇族,他精于吃的艺术,自号“馋人”。他擅写饮食小品,把自己游历名山大川的饮食经验与世人分享。)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