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不到凌晨4点,鄠邑区环境卫生管理所的环卫工万侠娃就早早地穿上工作服,拿上扫帚、抹布等保洁用具出门工作。
万侠娃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六年半时间。她负责的鄠邑区东街,是城区核心主干道,商铺扎堆、人车密集,保洁难度不小。可凭着一股“较真劲”,她把这段路扫成了远近闻名的“样板路”。前不久,她被群众自发推荐评议为 2025年二季度敬业奉献“西安好人”。
兢兢业业守护道路“颜值”
“东街每天人多、车多,还有不少游客来逛,地面上的垃圾一会儿不扫就显乱。我就经常琢磨怎么把这一片区打扫好,给市民游客留个好印象。”万侠娃说。为了把保洁工作做到位,她摸索出一套“主动式工作法”:见脏就清、见尘就扫,每天清晨先沿着街面快速清扫一遍主干道,等商铺陆续开门后,再逐家上门询问“有没有要倒的垃圾”,遇到商户忙不过来,她还会顺手把装满的垃圾袋拎到清运车上。她负责清扫的路段总是干干净净的,多次被评为样板路、示范路。
平时工作中,只要看到街道上的垃圾桶有污渍、休息椅沾了灰,她就拿出来反复擦拭。在她的感染带动下,同事们也都各司其职、埋头苦干,保障了东街路面的干净卫生。
六年里,万侠娃总是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因为经常帮助街边商户清理垃圾,她也和大部分商户老板成了朋友。“保洁是我的本职工作,每天本着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好、获得别人的认可,我心里就感到踏实。”万侠娃说。
拾金不昧温暖人心
在清扫街道的日子里,万侠娃还常遇到“意外收获”——路人遗失的钱包、银行卡、手机。每次捡到财物,她从没想过占为己有,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联系失主。
有一次,她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鼓鼓的黑色皮包,里面装有现金和一些单据。她一刻也没耽误,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班组长,并把清洁车停在醒目的位置等待失主。当天气温只有7度,还下着小雨,万侠娃等了5个小时才见到失主前来认领。事后,失主想拿出300元现金感谢她,被她婉言谢绝了。
“我明白做人要有底线,要是把这钱昧下了,我晚上睡觉都不踏实。”万侠娃说。
多年来,万侠娃将这些“小事”也视为自己职责的一部分:随身带着纱布、创可贴,帮助不慎摔倒的行人处理伤口;随时劝导路人正确投放垃圾,共同维护东街的良好环境。她还根据东街的季节特点,总结出了一套作业理论:“春日重点清理杨柳飞絮,夏日着重清洗夜市油污,秋日做好落叶收集,冬日紧盯扫雪除冰”,确保东街一年四季都保持干净整洁,让行人路过时心情舒畅。
“每次听到游客夸赞这里街道干净,我就很满足,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万侠娃说。
记者 卜安冬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