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杨世立:粉碎日寇企图肃清中条山中国军队幻想

2025-08-23 07:20:12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杨世立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一昼夜,虽给敌人以重创,但终因弹尽援绝不得不率部突围。在突围途中,杨世立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40岁...

  杨世立(1903年—1943年),字学武,陕西延川人。1920年投身军旅,跟随爱国将领高桂滋。1935年春,由部队选送去中央军校一分校(洛阳)军官训练班第三期十二队学习,毕业后晋升为八十四师二五〇旅四九九团二营营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杨世立随部队撤离绥德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8月,第十七军八十四师奉命参加平绥线抗战(南口战役)。28日,杨世立所在第二五〇旅奉命在河北沙城(怀来)阻敌,遭敌步炮骑兵2000余人围攻,第二五〇旅官兵誓死抵御,伤亡惨重。9月中旬,第十七军奉命在广灵西北隅的火烧岭—大白山一带阻敌南下。日军步炮联合集中火力发起猛攻,大白山失陷。13日8时,日军以一部向火烧岭正面佯攻,主力向八十四师左后方迂回,致二五〇旅刘家沟阵地之骑兵营、四九九团第六连及五〇〇团第四连陷入重围,官兵伤亡过半,不得已于10时退守井凹西端高地。二五〇旅旅长李林藻为解除危机,即调杨世立营(四九九团第二营)、五〇〇团第一营及骑兵第二营,由井凹西端高地向木厂之日军逆袭。杨世立带领官兵以非常激烈之火力,与白刃互用,从12时激战至13时,消灭日军400余人,有效压制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9月23日拂晓,日军坂垣师团主力以7000步兵配合大炮、飞机的不间断轰炸,进攻线洼梁南北、团城口和1886.4高地。为巩固我方阵地,十七军军长高桂滋把预备队全部派增一线阵地,同时,命杨世立营收复线洼梁以南高地,并在此据守。面对日军坂垣师团优势兵力和武器,第八十四师官兵英勇顽强,沉着应战。但终因敌众我寡,弹尽援绝,最后只能与日军肉搏,部队伤亡惨重。杨世立也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之后被送往汾阳德国医院疗伤。

  1938年2月,杨世立随第十七军转战太岳山区,在牺盟会以及当地抗日民主政府的积极配合下,袭扰同蒲线周围的日军,阻挠日军行动。2月24日至5月21日,在平遥、介休、灵石、霍县铁路沿线,率部用游击战术破坏敌交通多次。7月至年底,先后多次夜袭日寇侵占的车站,击毙击伤日军、伪军数百名,同时缴获汽车、大炮等大批军用物资。

  1939年3月,杨世立随第十七军移防闻喜、垣曲县,由此开始了在中条山地区长达4年的坚守。1940年10月,高桂滋改建第八十四师,自兼师长,下辖二五〇团、二五一团、二五二团等3个团,杨世立担任二五一团团长。

  1941年4月底,日寇4个师团在闻喜、夏县、绛县、侯马一带集结,企图侵占垣曲及其附近黄河各渡口,从南北两面围歼中条山中国守军。5月,增至7个师团,另加4个旅团,同时动用300余架飞机妄图全歼中国守军。第八十四师在中条山主阵地依据坚固工事抵挡日军的疯狂进攻,击毙联队长以下百余名日军,炸毁坦克车一辆。但因两翼阵地被日军攻破,第八十四师孤军突出,奉命转至二线阵地。5月11日,第八十四师奉命向敌后穿插突围,杨世立率二五一团在垣曲县枣园坡、槐南村与800多日军激战。至12时,敌又增兵600余人,将该团包围。战至12日5时,二五一团经闻喜水上围击,冲出第一道封锁线。9时许,二五一团又在闻喜县镇风塔、祁家庄一带与日军400余人作战,最后冲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胜利突围。此次战役,杨世立部付出了巨大牺牲,同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寇企图肃清中条山中国军队的幻想。

  1943年3月,二五一团奉命从河南泥池北渡黄河,进入山西垣曲县开展游击战。4月1日,日军在垣曲县狭腰崖包围了二五一团团指挥所。杨世立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一昼夜,虽给敌人以重创,但终因弹尽援绝不得不率部突围。在突围途中,杨世立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40岁。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抗日英烈 杨世立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