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员深入辖区微型消防站指导居民正确使用灭火器。
“小区里每层楼都有灭火器,还有微型消防站,不仅器材齐全,还有人随时盯着,心里踏实多了!”8月16日,西安市未央区五交化公司家属院住户邢师傅说。
这只是西安市聚焦城市消防安全的“神经末梢”——“三无”住宅小区,以微型消防站为抓手,让消防安全真正渗入城市肌理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西安市以“防患于未然”为核心,通过建成投用西安市消防救援基地、新建改建消防站等硬核举措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石,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注入持久动力。
直面安全难题
激活小区“安全细胞”
8月16日,记者走进未央区五交化公司家属院,迎面便可看到一座微型消防站,红色外观格外醒目。透过微型消防站的玻璃窗口,记者看到里边摆放的不仅有水枪、水带、灭火器等灭火器材,还有破拆工具、个人防护装备等。
未央区消防救援支队助理工程师谢冬说:“利用这些消防设施,小区应对突发火灾时,就有了‘救早、灭小、三分钟到场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整个小区消防安全更有保障。”
在小区走访时,居民刘师傅说,微型消防站建成后,小区居民、商户主动加入志愿消防队伍,为小区安全保驾护航。“一旦有突发火情发生,经过专业培训的消防队伍可以第一时间使用这些消防设施,对火情实施及时有效的控制。”未央区大明宫街道保利樾公馆社区书记赵颖说,经过专业人员培训后,如今这支队伍不仅是一支消防生力军,还是整个小区的消防安全宣传员。今年以来,小区未发生一起火灾。
“以前,我们枣园南岭社区有一个被称为‘66号院’的‘三无’小区,今年在建微型消防站时,不仅配备了基础消防设施,还购置了一辆小型消防车,配备后消防救援能力将大幅提升。”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安全生产和消防办公室副主任张翼说,为了破解辖区“三无”小区监管难的问题,街道办通过沟通协调,由相邻能力强的物业代管无物业小区,通过合并或联动物业实现辖区“三无”小区“全域清零”,彻底解决“无人管”困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最大的民生。“三无”住宅小区(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往往是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的集中地带。
为“三无”住宅小区建设微型消防站,虽“微”却“全”。每个微型消防站都根据小区规模配备了足量的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照明等基础消防器材,部分小区还配备了电动消防巡逻车,方便救援人员快速到达起火点。更重要的是,微型消防站的“守门人”由小区热心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经过消防部门的专业培训,他们不仅会使用消防器材,还掌握了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引导等技能。
“为‘三无’住宅小区建设微型消防站,事虽微,关民生;站虽小,系安全。西安为66个‘三无’住宅小区建设微型消防站,这不仅是落实为民承诺、回应群众关切的现实需要,还充分体现了对城市安全短板和民生安全痛点的精准把握,彰显了守护人民安全的坚定决心。”西安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全市新建设的66个微型消防站,就是66个守护群众安全的“前沿哨所”,是66个提升城市韧性的“安全细胞”。
织密安全网络
用扎实行动守护百姓安全
西安市消防救援基地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将建成投入使用。
基地的建设,实现了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训练基地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标志着西安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有效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
“基地建设后,我们的训练将更加贴近实战。”莲湖区消防救援大队一名消防员感叹道。据悉,西安消防救援训练基地项目位于蓝田县汤峪镇薛庙村,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共分为12个单体,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训练区、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及室外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各类灾害现场模拟设施、实战演练、技战术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实战实训任务场地,推动消防训练实现由“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实训转变。
聚焦优化城市消防力量布局,今年西安市将新建改建消防站11个,其中特勤消防站3个、普通消防站4个、小型消防站/撬装站3个、普通消防站1座。“新建改建消防站的持续推进,不断优化着城市消防力量的布局。”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标准化、专业化的消防站如同一个个坚固的“安全堡垒”,缩短了消防救援的响应时间,让城市在面对火灾威胁时更具底气。
“消防员将消防安全知识不仅讲得生动,还容易听懂,为消防宣传员点赞。”8月初,灞桥区消防救援大队灞柳二路消防救援站宣传小分队走进海棠学院。宣传员结合校园火灾特点,通过典型校园火灾案例,讲解初期火灾的扑救要点、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消防器材的日常维护与检查等知识,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据悉,今年以来,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各大队成立消防宣传小分队,走进辖区小区、学校、单位等,走街串巷送“安全锦囊”,敲开家门讲“防火秘籍”,用扎实的行动和暖心的守护为老百姓的安全持续加分。
融入城市肌理
让消防安全成为生活常态
建设微型消防站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带来了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
消防部门以微型消防站为阵地,定期组织居民开展消防知识讲座、灭火演练等活动,手把手教大家使用消防器材,讲解日常用火用电安全注意事项。渐渐地,“随手关电闸”“不占用消防通道”“定期检查电器”等安全习惯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以前总觉得消防是消防员的事,现在每天出门都要看看楼道里的灭火器在不在原位,楼道有没有人乱堆放杂物。”家住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的居民李阿姨说,如今,小区不少居民都养成了检查消防设施的好习惯。
“以前总感觉我们小区没人管,心里很不踏实,现在小区不仅有了微型消防站,还有可实时监控火灾的智慧平台,这都是政府部门办的大好事。”未央区法院家属院的黄师傅说,前几天,小区的微型消防站和消防部门联合举行了一次消防演练,从消防设施的使用,到成功扑灭“火灾”,大家不仅仅扑救火灾的能力提高了,还有越来越高的消防安全意识。
“楼道乱堆放杂物是我们检查的重点,目的就是消除火灾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莲湖区环西路街道铁塔寺社区消防志愿者胡师傅说,在消防安全方面,社区不仅有台账,还有消防安全巡查制度。
据了解,我市多个社区还依托微型消防站建立了消防安全巡查制度,消防志愿者每天在小区内巡逻,及时劝阻飞线充电、楼道堆物等违规行为,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种“零距离”的守护,让居民真切感受到消防安全就在身边,也让“人人参与消防、共建安全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建设消防救援基地的宏观布局到微型消防站的微观融入,西安用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消防安全“落地生根”。特别是在“三无”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如同一个个活跃的安全细胞,激活了城市消防安全的“神经末梢”,让消防安全真正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这些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更筑牢了城市安全韧性的根基,为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文/图 记者 王涛)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