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带娃“晒”出好视力 疾控专家: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给眼睛“充充电”

2025-08-03 06:28:23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研究显示,单次连续户外光暴露≥15分钟且光照强度≥2000lux(阴天在户外,光照一般也能达到这个标准),就可有效预防近视...

  记者 王江黎

  暑假一到,不少孩子就成了“沙发小土豆”,抱着手机刷视频、盯着平板玩游戏、守着电视看动画,电子屏幕的蓝光悄悄地伤害着孩子们的眼睛。如何让孩子在放松的同时守住明亮视野?秘诀就藏在阳光下——每天进行2小时户外活动,就是给孩子视力最贴心的守护。

  为什么户外活动能成为预防近视的“利器”?8月2日,记者联系采访了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普专家胡敏涵。“阳光就像眼睛的‘天然营养餐’,能给眼球发育输送关键‘养分’。”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胡敏涵解释,户外活动时接触的阳光,会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等活性物质,这些“护眼因子”一方面能帮眼球按正常节奏生长,另一方面能有效“踩刹车”,阻止眼轴过快变长。而眼轴异常增长正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户外活动时间越长,孩子的屈光度数越稳定,眼轴长度也更适中。“可以说,科学增加户外活动时长,是目前最有效也最省钱的近视防控办法。”胡敏涵说。

  要让户外活动真正发挥护眼作用,科学安排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户外活动的关键在于“户外”这个场景,而非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强度等。即便是阴天,户外活动依然具有视力保护效果。研究显示,单次连续户外光暴露≥15分钟且光照强度≥2000lux(阴天在户外,光照一般也能达到这个标准),就可有效预防近视。此外,户外视野宽广、景色宜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好的积极影响。

  在活动形式上,户外活动应分别在校内和校外落实。校内主要通过大课间、课间走出教室、户外体育课等形式来实现;校外则可以通过家长陪同走路上下学、课外和节假日开展亲子户外活动、参加户外兴趣班等形式进行。

  很多家长担心,户外活动会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学习成绩。面对学习成绩与户外活动的权衡,到底该如何选择呢?记者注意到,2023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该研究将小学生每天课后在校托管的时间用于户外体育活动,结果发现,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并不低于未参与户外活动的学生,而身体素质却有了明显提升,同时近视发生率下降了约1.9%。这说明,学习效率比学习时长更为重要,阳光下的活力反而能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趁着暑期,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每日户外计划”,比如清晨一起散步,傍晚一同骑行,周末去公园露营或进行自然探索。每天为户外投资2小时,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明亮的双眼,还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美好的亲子时光。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户外活动 预防近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