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大学生兼职的高峰,不少打着“低成本、高回报”幌子的暑期兼职广告,像诱人的糖果,但糖衣之下包裹的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陷阱。7月25日,西安市公安局发布防骗指南,揭秘暑期大学生兼职常见诈骗套路,希望学生和家长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高收入馅饼”陷阱。“在家动动手指,日入300-500元……”此类诈骗者深谙学生想在假期多赚些钱的心理,用远超市场常规的薪资与极度宽松的条件为诱饵,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低门槛”陷阱。“高薪招聘点赞员、刷单员,时间自由,结算快!”此类陷阱强调“有手机或电脑即可”“无须经验,包教包会”,极易让人觉得“试试也无妨”,从而降低警惕,这样往往容易坠入对方设计好的陷阱,不仅拿不到工资,还可能造成不小损失。
“收费”陷阱。“零经验,高薪急招”“无须经验,押金288元即可上岗,月入轻松过万”,大学生兼职者一旦表现出感兴趣的态度,对方便开始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如报名费、建档费、培训费、押金等,有的甚至要求购买指定“充值卡”或“虚拟商品”进行“刷单验证”。
针对较为常见的兼职陷阱,西安市公安局发布“避坑”指南。民警提醒,对任何宣称“轻松高薪”“躺赚暴富”的兼职信息,请保持高度警惕,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捂紧钱包是铁律。凡是要求提前缴纳任何费用(押金、培训费、工本费等)的兼职,很有可能是诈骗,正规雇主不会以任何理由向求职者收取费用。对所应聘的兼职单位,要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方招聘平台核实公司资质和招聘信息真实性。对仅通过社交平台或私人联系发布的信息,要打问号。不轻易向陌生“雇主”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涉及转账操作,务必三思,立即与父母或可信赖的成年人商量。
民警提醒家长,鼓励孩子通过正规可靠途径寻找实践机会;加强与孩子交流兼职计划,了解其意向和可能接触的信息渠道,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询问孩子。一旦察觉可能被骗,立即停止一切操作,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案发后,时间是挽回损失的关键。
(记者 王涛)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