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共享单车被高高举过头顶,接着又整齐摆放在大家需要的地方。西安街头1000多名共享单车运维人员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守护着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后台看到哪些区域的车辆较多,我们就要及时去清理;根据规律,哪些地方用车量增多,我们也会及时调度补充。”33岁的姜海是青桔单车的运维人员,他负责高新区科技二路和科技三路沿线片区的青桔单车运维调度工作。
7月18日下午3时许,科技二路启迪科技园门口,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共享单车和电动车排起了“长龙”。身穿工作马甲的姜海驾驶三轮车赶到这里调度,车停稳后他麻利地戴上手套,开始将“夹杂”其中的青桔单车挨个移出。
“一次推两个过来,能提高装车的效率。”只见姜海两手抓住车把中间,轻轻一抬,两辆共享单车就跟着他的步伐来到了三轮车旁。“装车也是一个技术活,不能装的太宽太高,否则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姜海说,他每次最多装20辆,第一层立着装10辆,剩下的10辆平放在上面。
“每辆单车重量近30斤,托举一次感觉也不是很重,但一天下来托举几百辆单车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姜海说,他最高纪录一天托举了400多辆,累计托举上万斤,最后感觉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
17辆单车装好,汗水已经浸出马甲,姜海启动三轮车将这些单车运往科技二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西南角。“这里人行道上有空地,而且晚高峰用车的人也比较多。”
到达目的地后,姜海将单车一辆辆托举下来,再挨个摆放整齐。摆放完毕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洁,姜海从三轮车车座下取出一瓶清水打湿毛巾,然后将摆放整齐的单车车座挨个擦拭一遍,遇到车筐里有野广告的他就随手取下来放在三轮车厢里。
姜海说,最近天气炎热,公司也调整了大家的工作时间,主要工作时间集中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中午不是用车高峰时段,大家可以在家休息避暑。遇到紧急情况,比如某些路段出现单车扎堆“叠罗汉”现象,他们会根据后台调度前来清理单车。
姜海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来西安从事共享单车运维工作已有5年时间。姜海说,每天工作虽然很辛苦,但看到经他们调度后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变得井然有序,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再加上我们的工作是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一个月的收入也是很可观。”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投放的共享单车有45万辆,按照相关要求共享单车运营单位应根据投入车辆总数以不低于5‰(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运人员,由此测算西安有共享单车运维人员千余名。
姜海只是西安千余名共享单车运维人员中的一员,他说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他们则是这“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
文/图 记者 王海鹏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