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3日,淳化县召开"淳商回家·智启未来"恳谈会,150余名淳化籍企业家和优秀人士齐聚家乡,共谋发展。会议以"回馈桑梓、合作共赢"为主题,通过项目签约、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凝聚起推动家乡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展热土桑梓情长
淳化,三秦腹地,泾水之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关天经济圈的辐射区和核心区,更是广大淳商始终惦念着的活力家乡。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广大淳商分布在各行各业、奋斗在五湖四海,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超群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异地他乡奋斗拼搏,却始终心系桑梓、始终支持家乡建设,正在成为淳化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昔日逐梦走他乡,今朝择业回故乡。如今,淳化正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在外游子选择回乡追逐梦想,越来越多的“归雁”回巢,怀揣着对家乡的无限热忱,投入到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他们凭借自身掌握的技术和手艺,利用多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巢”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家乡首位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罗小彪就是“归雁”中的一个典型代表。2022 年他返乡创业,在十里塬镇成立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大型荞麦生产基地、现代化荞麦生产加工线、调味品生产加工线和多元化综合体验区。
“我是土生土长的淳化娃,浓浓的乡情,让我一直想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淳化荞相遇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斌说,2019年,他带着儿时的梦想返乡创业,通过短视频平台发起带着饸饹去旅行“种草机”,让家乡美食飘香带旺“烟火气”,实现以一粒荞麦撬动大产业。如今的“荞相遇”品牌已发展延伸至西安、庆阳、湖北等地的四十余家门店,他以饸饹为媒,让天南海北的朋友,因为一碗荞面饸饹而了解淳化,爱上淳化,投资淳化。
当前,淳化发展正在由“夯基垒台”向“强筋壮骨”迈进,高质量发展氛围正浓、动力正劲,正朝着打造“三个基地”——西安都市圈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现代工业配套基地、生态康养旅游基地大力迈进,这为广大淳商在内的各界人士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全新赛道。
最优环境不负乡情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最大的“吸铁石”。淳化县既快马加鞭招商引资,也全力以赴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淳化县大力实施系列改革工程,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创新研发的“淳捷办”涉企服务小程序在全省260多个参评的优秀案例中获评“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项目管家”“企业保姆”是淳化对广大投资企业最真挚的承诺。近年来,淳化县聚焦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三张名片”,大力实施最省心、最安心、最贴心、最暖心“四心共建”工程,探索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和“不见面审批”,大大减少企业办事跑腿次数,让企业家在淳化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长虹。
淳化县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服务企业的“淳捷办”小程序,全力构建涉企服务专区,涵盖24个职能部门的261件行政审批事项和1327件公共便民服务事项,具有政策精准推、诉求在线问、服务简易办等一站式功能,实现“企业诉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同时,严格执行“一月一汇报、一季一调度”专班运行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淳化服务、天天进步”,让广大淳商在内的各界人士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政策支持有心有力
当前,淳化县以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创新务实抓招商、建项目、搭平台,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思维——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精准服务——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提升园区——打造项目集聚“强磁场”,推动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淳化决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省级经开区创建为契机,着力构建“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体系,创新推行“产业基金+定制化厂房”双轮驱动模式,积极推行“专班运作+项目管家”全周期服务机制,实行“一项目一管家一档案”管理体系,有条不紊、强而有力推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硬仗,真正为构建具有淳化特色的现代工业配套基地描画“路线图”、细化“施工图”、绘就“实景图” ,也为广大企业选择淳化、投资淳化增强底气与信心。
“淳化县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有力的惠企利企政策吸引着我。”陕西华建集团老总说,尤其是淳化县实施的“产业基金+定制化厂房”双轮驱动政策让项目建设实现了“拎包入住、直接落地”,项目建设速度快、效率高,企业在淳化发展更轻松。
这是一场有乡音乡情、项目合作和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今日的淳化,上下一心,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今日的淳化,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包括广大淳商在内的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同心同向朝着“再造一个新淳化”的梦想奋进、再奋进。(韩丙孝)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