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永国)6月27日,咸阳市召开《咸阳市促进中医药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就《规定》的主要内容、特色亮点、保障措施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规定》立足咸阳中医药优势,深化校地合作,总结固化咸阳中医药工作经验,借鉴外地先进做法,破解短板难题,对于完善我市中医药领域法规体系,进一步激发传承创新发展活力,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定》共二十五条,包括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文化弘扬、保障措施等内容。
《规定》的主要内容及亮点包括:聚焦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中医药发展新格局。健全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并落实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配套措施,支持在咸中医药大学创建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医药产业园、科技园、文化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等。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中药制造、中医医疗、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推进政校企院联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名企、名药、名院、名科、名医,构建咸阳中医药特色品牌。
聚焦医疗服务,着力打造中医医疗品牌。支持县(市、区)中医医院改善办院条件,支持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建立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申报建设示范中医馆、中医阁,支持民营特色医疗机构建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申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中医优势专科等。建设中医医疗联合体,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
聚焦种植养殖,着力培育特色秦药品牌。科学利用土质资源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探索粮药、果药、林药、药药间作套种模式。培育丹参、连翘等优势品种,支持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打造咸阳特色中药材品牌。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种植养殖基地和初加工基地,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培养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养殖能手、产地初加工实用技术骨干。
聚焦中药制造,着力打造名企名药。支持中药企业开展定制化生产、订单化销售,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支持中药生产企业生产中药配方颗粒,运用传统工艺炮制中药饮片。支持中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中药新药,开展中医医疗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研发。鼓励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药膳、食品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挖掘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中医药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融合发展。
聚焦科技攻关,着力激发中医药创新活力。加快中药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设中医药实验室等,推动校院企合作创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围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医康养等方面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人才队伍,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多形式引进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名老中医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大中医药人才招聘力度,建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名中医工作室和工作站,建立健全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机制。
聚焦文化推广,着力提升民众健康素养。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支持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开展中医药相关科普作品创作。指导中小学校开展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支持创建中医药文化传播示范学校,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支持建设中医药文化体验街区,定期开展各类中医药主题活动。
聚焦保障机制,着力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设立中医药专项,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制造、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疗保障支付政策,推行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开展中医疗效价值付费、中医特色支付、中医日间病房付费。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