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入脑”更“入心”——“碑小司来咧”融媒体工作室奏响法治宣传“最强音”

2025-06-13 16:14:0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在西安市“民法典进企业”的文艺汇演现场,碑林区司法局两名司法行政干警自编自演的相声《老王的“民法典账本”》,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与民法典息息相关的琐事,引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掌声连连。...

  “今儿这个小段咱不说三国,也不聊水浒,来说说咱老百姓最贴身的宝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西安市“民法典进企业”的文艺汇演现场,碑林区司法局两名司法行政干警自编自演的相声《老王的“民法典账本”》,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与民法典息息相关的琐事,引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掌声连连。

  “这两名司法行政干警是我们碑林区‘法治文艺小分队’的成员,”区司法局副局长姜一曲介绍道,“‘法治文艺小分队’的成员是二十余名司法行政系统的年轻人,包括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律师、调解员等法律工作者,他们将法律知识融入到小品、相声、歌曲、舞蹈等节目中,在‘12·4’国家宪法日、‘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普法时间节点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地开展法治文艺汇演,把生动详实的法治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传递给身边人,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法治文艺小分队”是碑林区近年来法治文化建设的缩影,“八五”普法开展以来,碑林区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碑林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法治文化载体,有效推动“法治碑林”品牌建设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更好传播。

  “霍总什么时候出续集?”“女主也太漂亮了吧!”“林城女秘金马影后!”……今年以来,在“法治碑林”视频号的后台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留言和互动,粉丝们催更的《重生之我在霸总剧里当法律顾问》系列微短剧由“碑小司来咧”融媒体工作室进行编导,自从上线凭借霸总短剧的题材、幽默风趣的剧情设计,以及剧中法律知识的巧妙融合,迅速获得广大网友们的关注和喜爱,今年以来更新四集,累计播放量突破3万余次。

  不止霸总短剧,今年以来,“碑小司来咧”融媒体工作室先后推出众多有特色普法视频作品:联合区教育局拍摄“碑小司法治课堂”5期,在开学季、寒暑假、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向孩子们“云端送法”,目前累计播放量突破5万余次;联合区妇联开设的“婚姻家事课堂”已推出10余期,累计播放量2万余次;今年以来拍摄“直击调解现场”情景调解剧2期,真实事件改编成案例后,由青年司法行政干警进行演绎,播出后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近年来,区司法局打破技术壁垒,把懂法律、懂技术、懂宣传的人才糅合在一起组建“碑小司来咧”融媒体工作室。工作室的作品不仅在《法治日报》《司法所工作》《陕西日报》以及新华社、陕西卫视、西安市电视台等传统报刊媒体上刊发出镜,“法治碑林”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也常年位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前列,同时还打造了“律政先锋”法律服务团、“萤火微光 与法同行”青年志愿服务队、“老菜场法治集市”、“法治会客厅”等线下普法品牌,“线上+线下”多渠道讲好碑林法治故事。

  如今,漫步在古韵古香的碑林区,你会在兴庆公园东南角看到唐元素和法治文化相结合的法治文化雕塑和展板,你也可以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看到大街小巷的LED屏推送醒目法治标语,打开手机关注“法治碑林”公众号和视频号就能定时收到“以案说法”“追剧普法”“新法速递”等众多普法文章和视频,你的孩子在学校会聆听到“法治副校长”的谆谆教诲,你的父母可以在“社区法律学堂”接受法律熏陶,你的企业也有律师上门“法治体检”……

  搭建文化“大舞台”,唱响法治“好声音”。下一步,碑林区将持续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品牌,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彰显碑林法治文化魅力,用百姓喜欢的方式唱响法治“好声音”,为“六个碑林”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碑林区司法局 雷孟轲)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碑小司来咧 法治 宣传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