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工委五措并举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见效

2025-05-12 20:02:00  来源:陕西关工委微信公众号  


[摘要]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蒋惠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陕西省关工委将依托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五项创新举措深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蒋惠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陕西省关工委将依托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五项创新举措深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蒋惠莉指出,《办法》第5条、第30条明确规定了关工委在家庭教育中的法定责任。作为助力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群众性组织,关工委将立足“五老”优势,聚焦隔代教育、家风建设等社会关切,推动家校社资源深度融合。

  首先,关工委将激活“五老”资源,搭建共育桥梁。全省12万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将参与“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通过“老少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为城乡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物质援助与精神关怀。蒋惠莉举例称,该模式已在陕南地区试点,由“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受帮扶青少年”组成互助小组,有效缓解困境儿童心理压力。

  其次,关工委着力打造专业化“五老”队伍。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开发“智慧爷爷”“知心奶奶”特色服务项目,组织“五老”工作团、宣讲团进校园、社区和企业。优化“五老”工作团队建设,进一步推动“五老”工作团、宣讲团、工作室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疏导,为家长化解亲子沟通难题,为家庭开展家风建设指导。

  针对隔代教育痛点,关工委启动“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三年试点工程。在陕南、陕北、关中选取4个县区,调研祖辈育儿需求,探索“祖辈+父母+关工委”协同教育模式,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的隔代教育指导方案。通过搭建代际沟通平台、开展科学育儿培训,让“隔代亲”从“教育代沟”逐步转化为“教育合力”。

  在家风建设领域,关工委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好家风、我行动”等主题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寻访一个红色家庭、撰写一篇家风故事、创作一件文艺作品、参与一次主题展演、践行一项文明承诺。编撰关工委系统《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南》,让“五老”开展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有章可循。

  此外,陕西关工委以中国关工委在我省宝鸡市挂牌“家校社共育”实践区为契机,邀请全国知名专家通过“云端课堂+线下教室”双轨模式,向家长传授优秀家风家教理念,推动家庭教育需求与社会服务精准“配对”。打造关工委参与“教联体”建设的“陕西样本”,为全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可借鉴的“关工委方案”。

  蒋惠莉表示,陕西省关工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办法》各项规定落地见效。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来源:光明教育家)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陕西省关工委 家庭教育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