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夏”农忙,西安市农业农村部门近日发布《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措施》,旨在通过标准化作业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措施》明确,农机手在作业前应全面检查联合收割机运行状态,并且开展30米试割调试,根据作物条件确定适宜速度;在收获时机方面,强调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为最佳窗口期,需结合天气与品种特性科学安排收割顺序。
根据《措施》,机收作业质量要求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还需满足籽粒破损率≤1.0%、含杂率≤2.0%等指标;对于倒伏、过熟等特殊地块,拨禾轮的转速一般为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1—1.2倍,优先选择早晚时段作业,以降低落粒损失。
在具体操作层面,《措施》提出采用向心回转或梭形收割法;针对高产田块,建议将作业幅宽缩减至80%。
记者 骆妍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