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成功研制两款新型火箭发动机 西安航天“国家队”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2025-05-14 05:55:00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两款适应航天强国建设需求、满足商业火箭发射需要的新型动力产品,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践行“数字世界多轮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创新理念的生动注脚...

  记者 关颖

  2025年4月26日,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首次进行整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发动机方案论证到整机试车,只用了7个月时间。

  2024年12月8日,9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首台整机点火成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从研制启动到整机试车成功更是在半年时间内完成。

  这两款适应航天强国建设需求、满足商业火箭发射需要的新型动力产品,是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践行“数字世界多轮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创新理念的生动注脚。一年时间内,完成两型发动机成功研制,西安航天“国家队”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航天六院做好基础前沿及颠覆性技术布局,建立“技术极限摸底、研发极速迭代、产品极致改进”的工作机制,为实现“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角色转换做好技术储备,用性能领跑的“国之重器”,回答新时代给予航天液体动力的发展命题和创新考题。

  2024年6月20日,航天六院召开9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启动会,明确6个月后进行首台整机试车的目标,这是航天六院火箭发动机研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压力,研制队伍快速分析产品技术和服务要求,梳理产品研制关键点,采用成熟产品+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思路,仅用10天完成了发动机研制策划,形成一本全院共用的发动机研制计划台账。通过设计、生产、试验单位密切协作,最终实现6个月内完成方案论证、图纸下发、产品试制、10余项大型试验验证、整机点火成功,其过程堪称一场“极限挑战”。

  同年开展的还有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工作。为满足快捷低成本运输对大推力高可靠重复使用动力的需求,于2024年9月正式开始研制发动机,当月完成方案论证,11月图纸下厂,次年3月首台产品交付,4月首次整机试车成功。就是在这种节奏下,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用7个月实现了“从0到1”的快速研制突破。

  一次次成功研制充满“速度与激情”。六院研发团队打破传统研制壁垒,以数字化手段高速迭代方案设计,在设计仿真全覆盖的基础上采用组件联合仿真分析,以最短的时间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一系列“不让设计等产品,不让产品等能力”举措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新型动力产品的高效研制。从图纸会战到数据洪流,航天六院把发动机加速研制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基础前沿技术的布局和攻关,构建适合于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培育发展壮大具有液体动力特色的新质生产力,让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实现“双向奔赴”。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火箭 发动机 研制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