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文旅产业积蓄力量,在持续火爆出圈的同时,从未停下向世界推介陕西、推介西安的脚步。11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召开,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度剖析陕西文旅产业“内功”,并表示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没有淡季只有旺季 消费市场无限风光
从今年春节的“山河诗长安”火爆出圈以来,陕西文旅市场表现格外抢眼,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更是亮点纷呈、游客如潮,从年头一直火到了年尾,没有淡季只有旺季。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86亿人次,国内游客花费6367.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6%和20.51%。
据介绍,在繁荣文旅市场、促进文旅消费方面,陕西省推出了一系列繁荣市场,惠及群众的新举措、新政策。
首先,全省文旅系统以丰富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关键,加开关中平原号旅游专列,拓展“环秦岭游”“红色之旅”“古丝绸之路”等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坐着火车游陕西。发放文旅惠民卡(券)111万余张、补贴金额5257万余元,带动景区、演出和文创商品销售收入增长3.23倍。10月份,开展“与辉同行阅山河”陕西专场直播,开展“文旅直播+文艺演出+直播带货”宣传营销活动,全网累计点赞数5.44亿,省外观众占比达71%,带动陕西电商产品销售2.25亿元。
二是加强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建立文化旅游领域项目建设“工具箱”“政策池”及“资金库”,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消失的法老》《环游地球八十天》等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西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项目、《赳赳大秦》演艺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已建成投用,陕西智慧旅游平台项目部分功能上线。
三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做精做强8条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链群为牵引,强力推进文旅产业链建设,开展“跟着演艺游陕西”“跟着文博游陕西”“跟着民宿游陕西”“坐着火车游陕西”等活动,跟着演出、跟着赛事、跟着文博去旅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四是持续优化文化旅游消费环境。实施入境旅游奖励、支付便利化等政策。推动开通海外航线,赴国外开展文旅推介,邀请境外旅行商来陕踩线。
此外,依托全省各地特色产业,实施重点文旅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三年行动,先后在西安、商洛、宝鸡等地开展“跟着演出游陕西”“跟着民宿游陕西”等品牌活动。目前,全省“四个一批”文旅项目1171个,总投资3434.25亿元,完成投资33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21.5%、17.8%。西安际华园冰雪运动中心、中亚公园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营,西安太古里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全力开展第二批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培育工程,认定省级示范园区10个、重点园区16个、示范基地50个,支持文化企业向园区(基地)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省文旅市场主体达19万家,同比增长6.96%。
公共文化服务进入快车道 文艺创作精品不断走出陕西
当越来越多的优质文艺活动走进基层村镇,群众可以不出远门享受文化大餐。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期正式公布了首批40个“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其中包括群众广泛参与的“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村晚”等一大批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生动实践。
这些年,群众文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省下达专项资金5384万元,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12000余场次,举办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9场,省级“村晚”示范展示活动15场,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累计举办阅读推广和文艺活动2282场,用高品质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群众2400余万人次。同时,还安排专项资金175万元推动全省古籍图像数据化。此外,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举措在不断创新,设施在完善。如今,全省公共文化新空间总数达到1870个,开展“春雨工程”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14场,惠及群众58万人次。
非遗保护也进入了快车道。全省建成陕北和羌族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省级非遗研究基地达19家、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达59家、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达72家。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古城过大年、全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黄河记忆—2024年黄河非遗大展”“寻味丝路 非遗匠心”丝路非遗美食季等品牌活动不但带动了乡村文旅产业的振兴,更拓展了陕西深度游的方向;以非遗工坊为主体的系列推广、研学、传承,也带“火”了非遗消费,凤翔泥塑、西秦刺绣、洛南草编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咸阳茯茶的完整产业链,带动1.8万人就业,年综合产值达到32亿元。
近日,茅盾文学奖作品《主角》改编的同名话剧火爆上海,而出品方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题为《健全演艺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擦亮陕派话剧品牌》则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二十佳案例。此外,还有交响合唱《道德经》、秦腔《无字碑》、儿童剧《爷爷的水稻田》《谁当冠军》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赢得赞誉。同时,陕西省文旅厅还拨付专项资金260万元扶持全省12家示范小剧场建设,让国有文艺院团成为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向世界发出来自陕西的声音 让世界从这里了解中国
今年5月举行的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中,西安与洛杉矶结成“中美旅游伙伴城市”;9月,美国千人游陕西活动暨仿唐入城仪式盛典启动;10月,2024美国洛杉矶“长安灯会”在阿卡迪亚市圣塔安尼塔公园点亮……陕西不断在世界发声,展示全新形象。
据了解,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规模再创新高,对拓展双边、多边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还组团赴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陕西”旅游形象海外推广活动45场,邀请英、法、德、美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旅行商来陕踩线,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陕旅游,感受陕西魅力。
与此同时,积极扩大境外“朋友圈”范围,努力为陕西文旅搭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矩阵,特别是紧盯传播最新发展趋势,积极拥抱各类境外社交媒体账号,通过在脸书(Facebook)、X、照片墙(Instagram)等5个重点境外社交平台上开设涵盖英、日、韩3个语种的11个官方账号,生动讲好陕西故事,培育向往陕西之行的海外铁粉。针对外国朋友们开展了“趣陕西”“歪果仁逛丝艺节”等活动,聚焦陕西不同城市,展现陕西多元魅力。同时推出“巴黎奥运会中的陕西元素”“黑神话悟空中的陕西元素”等网络话题,用外国游客喜爱的视角,以文化知识、传统节日、美味佳肴和特色景区等为切入点,树立陕西作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形象。
另外,相关单位还积极邀请境外专业旅行商和文化团体来陕西考察、踩线,向他们推荐一些精品的旅游线路。截至目前,共邀请和接待了来自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新西兰、日本、中国台湾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个代表团206名旅行商和文化界人士来陕考察交流,对深耕目标客源地市场、讲好陕西故事、扩大陕西影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陕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类境外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不断深化与境外有影响力的专业旅行商、文化团体的联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向世界展现新时代陕西文旅的新形象。
(记者 职茵)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