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西河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打造和谐秀美新农村。
整治顽疾,扫好“自家门前雪”
实现从“要我美”到“我要美”的观念转变
“以前到处都是乱搭的棚子,不仅看着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拆了感觉街道都宽了不少。走到街上,感觉舒服多了。”西河镇西坝村民柯美森口中的拆棚子,是自8月中旬西河镇启动开展私搭乱建彩钢棚(房)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拆除私搭乱建彩钢棚41户。纵观拆除违建效果,集镇面貌得到了极大改观,也为出行安全带来了便捷,消除了多年来的隐患“顽疾”。
今年以来,西河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扫活动,充分发挥群众自觉带头,提升养成教育,落实“门前四包”责任,让大家不仅扫好自家“门前雪”,也要管好他人“瓦上霜”,为改善村容环境多多献计出力。同时,召开院落会,落实“巾帼岗”,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发动等形式,最大限度鼓励全体群众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引导他们切实改变思想观念,逐渐由“要我美”转变为“我要美”。通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发展产业,做好“特色生态园”
实现从“面子美”到“里子美”的富农之变
党平安是西坝村监委会主任,2022年他将老房子进行了简单翻新和装修,开办了特色“农民管家”平安居。借助院前潺潺河水和竹林掩映的生态景观,让前来消费的游客不仅能在草坪上休憩品茶,还能在自家菜园、果园里采摘体验。
几年前,党家院子及其周边环境差。如今的党家院子,基础设施补短不断加快,房前屋后的菜园和果树将房舍周围装扮得绿意葱葱,盛开的鲜花显得生机盎然……前来探访的游客不断增多。生态庭院、康养民宿等一批特色产业的萌生,实现了群众增收的多元化,逐步实现生态价值让农旅融合更有“附加值”。目前,西河现有各类农家庭院20余户,真正实现由人居环境“面子美”转变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里子美”。
群治群享,树好“一面小红旗”
实现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机制之变
“屋里屋外都明亮整洁,厨房也很干净……恭喜,你家在这次卫生检查中得分97分!”巾帼岗评比员谭胜鸿在每月的例行检查中对一户人家说道。
近年来,西河镇着力打造“群事群议、群治群享”环境整治模式,通过巾帼岗评比、发放流动小红旗等制度,动员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坚持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引导他们带动更多人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以“小家净”“小家美”带动“全面净”“全村美”。
同时,西河镇一手抓奖励,一手抓督查,镇里组建了镇督导组每月督查一次、问题反馈一次、排名通报一次,做到以查促改、以督促效,实现从“一处美”转变为“处处美”,从“一时美”转变为“长久美”。
下一步,西河镇将进一步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用好“三件宝”、促进“三转变”,带动乡村进一步实现“环境美”“发展美”“乡风美”新画卷。(通讯员 梅兴宇)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