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西安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参会媒体代表聚焦西安市如何持续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提问。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超介绍,该局将进一步强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协调机制,把“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促进科技产业全过程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题,按照《西安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部署的68项重点任务和17条“硬核”措施,建体系、强机制、定标准、严治理、优服务,努力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打造知识产权高效能治理的西安样板。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我市将聚焦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和侵权多发领域,持续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商标、专利等领域侵权违法行为。发挥省、市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资源优势,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站布局建设,推动维权援助向一线延伸,侵权纠纷在源头解决。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将坚持行政、司法保护有机衔接,加强常态化、多样化会商沟通,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同联动。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探索建立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结果互认等全链条合作机制。系统构建便捷高效、多元化解、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
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将依托西安市“智慧市监”一体化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区域数据监测统计分析、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分析和案源管理,实现对重点领域、重点主体、重点环节侵权易发风险点的精准监测和智慧监管。
建立“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建立涵盖线索移交、现场检查、立案调查、案件审理、执法监督等全环节、全流程的行政执法标准化体系;制定《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规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水平。
拓展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将发挥西安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资源优势,深化“中欧班列长安号+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健全企业海外纠纷援助机制和快速应对指导体系,制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指南》,发布一批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海外预警信息分析报告,为西安企业“走出去”,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服务。(记者 南江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