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月饼:留住舌尖上的乡愁

2024-09-17 07:58:30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在商洛,传统手工月饼依然最受欢迎,最出名的当属核桃月饼...

  赏月、吃月饼、看花灯……不同地域有各式各样的中秋民俗,而月饼则是共同的文化印记。

  随着时代变迁,月饼的制作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然而在商洛,传统手工月饼依然最受欢迎,最出名的当属核桃月饼。

  “商洛核桃有悠久的历史,品质非常好。从去年中秋节开始,我们就用商洛的老品种核桃作为原料,制作核桃月饼。”9月12日,在商洛牛伯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牛波告诉记者。

  牛波是商洛学院的退休教师。2015年,他退休后就开始研究商洛核桃。他将传统的核桃月饼进行改良,制作出大秦岭牛伯伯核桃月饼——经过十几道工序,将核桃与芝麻油香融为一体,以核桃为主要馅料的手工月饼就“出炉”了。

  “由于月饼馅料全都用的是老品种核桃,所以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去年,我们做了2款月饼,今年做了4款,其中一款已经销售一空。”牛波说。

  牛波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做了各种系列的核桃深加工产品。去年开始研发的大秦岭牛伯伯核桃原味月饼,坚持纯手工制作。核桃对商洛人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中秋节还是核桃,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我想延续传统的核桃月饼制作方法。”

  中秋节前夕,商洛街头“上新”了各种口味和样式的月饼。市民开启“乐购”模式,最受欢迎的依然是核桃月饼。

  与退休“创业”的牛波不同,开烤饼店的陈丹峰近20年来一直在做月饼。中秋节前,是他最忙的时候。

  9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他的“丹峰烤饼店”。这家店铺在一条小巷里,装修朴素,面积不大,还没进门,记者就闻到了烤月饼的香气。

  陈丹峰在店里揉面、包月饼,他的妻子则在后厨将制作好的面饼放进大型电饼铛里烤熟。

  “这些黄色面团并不是玉米面,里面加了一半的油。”陈丹峰介绍,制作传统手工月饼的工艺很讲究,制作饼皮要准备两种面,一种是用水和的,一种是用油和的,要把两种面团擀开,包在一起。“我们准备的馅料有白糖五仁、红糖五仁、核桃五仁。最受欢迎的是核桃馅的。”他说。

  陈丹峰将面团搓成条、擀成皮后,开始制作月饼。他用馅料把饼皮塞得满满的,用双手轻轻压好,保证馅料不会掉出。

  经过电饼铛高温炙烤,20分钟左右,金灿灿的传统手工月饼便可以出锅。陈丹峰把做好的月饼放在托盘里晾着,等到顾客来购买时,再用牛皮纸和麻绳包裹好。店铺虽然远离繁华闹市,但月饼物美价廉,吸引众多顾客前来购买。

  时间长了,很多熟客提前预订陈丹峰做的月饼,还有慕名而来的。

  “能来我这儿买月饼的,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和老顾客介绍的。这么多年来,很多人还是喜欢吃这种手工制作的月饼,传统口味更有过中秋节的感觉。”陈丹峰说。

  多年来,像陈丹峰一样的传统手工月饼制作人,对于什么样的馅料和口感最受商洛人欢迎,早已了然于胸。

  文亭老月饼是商洛老字号。他们的月饼是纯手工制作,皮薄馅厚,饼皮酥脆。如今,文亭老月饼在包装上也进行了更新。

  “我们既卖散装的,也卖整包的。整包就是这种古法包装好的,封面印着‘22℃商洛·康养之都’字样,很受欢迎。”文亭四季美食店老板赵建成拿起一包老月饼向记者介绍,“这一包有8个月饼,卖了一个多月,每天能卖100多包呢。”

  “闻到这个味道就对了,这就是我的童年记忆。我在西安工作,好多年没吃过家乡的老月饼了,今天我要多买几包,让同事也尝尝咱商洛的特色月饼。”顾客陈婷说。(记者 王佳伟 通讯员 岳红利 杨萌)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手工 月饼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