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江十年禁渔取得初步成效

2024-08-07 06:58:39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陕西省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禁捕政策、禁渔管理、监管能力、社会保障、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

  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负责同志,介绍陕西省长江十年禁渔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此次发布会上获悉,自2021年全面实施禁渔以来,陕西省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宣传力度,在禁捕政策、禁渔管理、监管能力、社会保障、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陕西省已经建立起政府负责,农业农村部门主抓,公安、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禁渔工作机制。涉及禁捕工作的4市31个县(市、区、管委会)均成立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或渔政执法大队,配备专职渔政执法人员206名。

  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斌介绍,自2021年以来,全省共开展执法巡查16546次,其中,联合执法2563次,出动执法人员4925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596辆次、出动执法船艇1325艘次,水上巡查22200公里,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查办涉渔案件618起,移交司法138案157人,公安部门侦办涉渔案件277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5名,收缴渔获物1300余公斤,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涉渔案件78件,清理“三无”船舶4551艘、清理违规网具18.4万顶,“三无”船舶、违规网具基本实现了去存量、遏增量、控变量、清乱象。

  “在安置保障方面,陕西省为涉‘三无’船舶家庭891户2044人,逐户逐人建立跟踪档案,‘一人一档’跟踪保障退捕渔民115人,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有就业意愿的980人全部实现就业创业,免费就业培训200人次。”蔡斌介绍道。

  一手抓水生生物保护,一手抓水域生态修复。当前,陕西汉江、嘉陵江、丹江流域水生生物种类增多、个体增重、资源总量明显增长。2023年比2022年监测到的鱼类品种增加了15种。多年来未监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从2021年开始,多次监测到一定数量种群。陕西省科学制定放流方案,规范建设增殖放流平台91个,三年来,全省累计放流经济鱼类2000余万尾,珍稀濒危水生动物8万余尾。

  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蔡斌表示,陕西将持续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查处“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捕捞以及市场销售非法渔获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大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力度,持续扩大人工保种和增殖放流规模,开展自然繁殖试验,推动野外栖息地重建,提升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及时公布涉渔违法典型案例,广泛宣讲禁渔政策法规,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生态的良好氛围,让长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文/图 记者 骆妍 实习生 张效菲)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长江 禁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