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热叫“登革热” 高温雨多 别让花蚊子“叮”上你

2024-07-25 05:46:50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由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叮咬传播,其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45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户外作业。前阵子他在工作结束后,发现身上被“花蚊子”叮了许多大包,之后几天他常常感到身体乏力,偶有发热,并伴有全身肌肉疼痛。刚开始他以为自己感冒了,没太在意,但过了几天症状愈发严重,逐渐出现了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李先生前往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详细检查,初步诊断“登革热”,并立即收住传染病科进一步治疗。幸运的是,李先生的病情属于轻型登革热,经过及时的补液、控制疼痛等对症治疗,他的病情逐渐稳定,康复出院。

  唐都医院传染科医生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由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叮咬传播,其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地区流行,好发于夏秋季,可能与蚊虫繁殖习性有关,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促进了蚊虫的滋生,从而增加了登革热的传播风险。

  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痛”“三红”,即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的皮肤潮红,并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根据症状的不同,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与重型登革热。

  医生表示,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并尽早防蚊隔离。“避免被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医生说,伊蚊多在白天活动,高峰在早上八九点及下午五六点,成蚊喜欢阴暗、潮湿、不通风的环境,所以,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避免在树荫、草丛、水沟等阴暗处逗留。

  要注意清理家中积水;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保持通风干燥;安装纱门纱窗、喷洒驱蚊液、悬挂蚊帐等。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并且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等多种方式驱蚊灭蚊。被蚊虫叮咬后,要密切监测健康状况,特别是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或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详细说明近期可能存在蚊虫叮咬史等。(记者 马相)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登革热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