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7月18日,记者从汉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增长3.59%。
汉中市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促进增收的重中之重,坚持抓服务促就业,助企稳岗、岗位推介、就业援助、权益保障四位一体,推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2万人,增长5.5%;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融入汉中行动,吸引大学生来汉就业10337名;坚持抓培训促就业,累计打造公共实训基地49个、开展技能培训1.9万人次,评价认定职业技能人才1.4万人;坚持抓项目促就业,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66个,带动群众务工6.17万人,发放劳务报酬11.75亿元;举办“就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系列招聘活动151场次,签约就业1.2万余人;深化“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全市548名人社干部下沉帮助751家企业解决用工6635人;建成14个零工市场和34个“家门口”就业驿站,30.4万人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汉中市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创业汉中”行动计划,建成创业孵化基地80个,入孵企业2900个,带动就业2.2万人。2023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7亿元,直接扶持创业实体4013个,带动就业2.46万人。
一年来,汉中市聚焦“农文旅”融合,大力支持藤编、羌绣、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产业化发展,南郑区“五编”产业辐射带动7镇3000名群众持续增收。聚焦“产供销”融通,创新推进“村村有电商”服务建设,建成县级中心11个、镇级站点172个、村级网点1747个,有效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聚焦“工商服”融汇,以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手工、旅游等特色产业,累计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54个、示范户2052个。
一年来,汉中市以发展“五个农业”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茶叶、中药材、稻渔和有机农业面积、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位居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茶叶总产量5.9万吨,形成了以绿茶为主,红黄白黑茶为补充的“五色汉茶、五茶共舞”发展格局;中药材种植面积134万亩,年产量29.4万吨;代料食用菌2.6亿袋,年产量9.7万吨。粮食播种面积380.8万亩、总产量110.04万吨,粮食单产288.98公斤/亩,为近十年历史第二高水平,粮食单产净增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汉中仙毫”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百位榜第23位、全省首位。2023年,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24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全市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6.19亿元,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1.42亿元。同时,不断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2023年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3.3万户、同比增长21%,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实现“四连优”,有力护航居民创业增收。
汉中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5%,自然村生活垃圾收处体系覆盖率95.9%,行政村污水治理率36.5%。统筹实施水、电、路、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行政村自来水普及率91.5%,硬化道路通达率100%,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分别为99.9%、99.8%,5G网络通达率95%。城固县成功入选2023年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西乡县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通报表扬为全国村庄清洁先进县。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