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为高温下的劳动者“保驾护航” 严禁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2024-06-14 05:31:11  来源:三秦都市报  


[摘要]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企业家协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记者6月13日获悉。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企业家协会、省企业联合会、省工商业联合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为高温下的劳动者“保驾护航”。

  《通知》指出,用人单位对本单位防暑降温工作全面负责。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增加劳动者休息时间和轮换班次;对出现中暑等症状的劳动者立即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必要时及时送医治疗;在高温天气户外工作场所或高温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设备设施,为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保健用品等,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日预报气温最高达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停止安排劳动者进行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劳动者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要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并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对不适宜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及时协商调整工作任务,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作业及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通知》要求,不得因高温天气停工、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引导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中考虑高温天气作业等特殊劳动消耗因素,向一线、艰苦户外岗位劳动者倾斜。引导平台企业与用工合作企业对高温天气下接单的户外劳动者给予适当补贴。

  《通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向劳动者发放防暑降温费和高温津贴。防暑降温费发放时间为6月15日至9月15日(陕北地区为6月15日至8月15日),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员每人每天10元,防暑降温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25元,发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严禁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通知》强调,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大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高温津贴等行为的投诉举报线索及时处置,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加强因高温天气作业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调处,畅通受理渠道,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及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因高温天气作业引发劳动者发生事故伤害或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中暑的,应按规定依法认定工伤并落实相关保险待遇。(记者 石喻涵 白圩珑)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高温 天气 劳动者 权益 保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