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接轨 与生活相连 ——从非遗保护年会看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23-03-02 08:04:12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榆林近年来在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举措:不仅让非遗“住”进了博物馆,还实现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点活动常态化开展...

  2月19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大集,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打卡”。记者 李旭佳摄

  2月19日,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大集活动现场,剪纸吸引了不少小朋友观看学习。记者 李旭佳摄

  2月19日,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大集活动现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湖精巧面塑传承人张倍源向群众介绍面人的制作技法。记者 李旭佳摄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大集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记者 李旭佳摄

  2月19日,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沉浸式精品馆里,陕北说书非遗传承人陈文艺(右)向皮影戏(泰山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问道”。记者 李旭佳摄

  1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包括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榆林市)。这距2012年文化部正式批准在榆林、延安设立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10年有余。

  “十年磨一剑”,榆林市文旅局局长崔渊如是形容。在为我省又捧回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之后,如何发挥好这块“金字招牌”的作用,成为摆在榆林市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当口,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办。对于榆林来说,这样的“重量级”活动来得恰逢其时。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非遗传承人、文化专家和学者等齐聚驼城,为榆林探索建设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带来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为其打开了一扇窗,从中可一窥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走向。

  非遗文化需要“年轻态”

  榆林老街是榆林市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条街,韵味深厚、格调别致。老街形成于明成化年间,是榆林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素有“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

  2月17日晚,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非遗大集正式开集,这条有着近600年历史的老街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起来:在非遗小舞台前,陕北民歌艺人身穿特色服饰,精彩的表演引来围观群众拍手叫好;老街上的皮影墙、灯笼海、油纸伞展等“网红”景点里,也围满了前来拍照留念的游客。

  “陕西人非常热情,热爱传统文化,所以我想把最好的演出献给他们。”皮影戏(泰山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说,“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更多年轻人接近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榆林老街上有一处常年对外开放的非遗展示馆,近年来相继开设了剪纸、石雕、木雕、泥塑等陕北特有文化的传习室。石雕艺人万军利在此就有一间石雕传习室。

  四季轮转,岁月更迭。万军利和其他非遗传承人一样,就守在老街上,伏案钻研石雕技艺,并开始带起了年轻学徒。“近几年,来这里参观和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只要对方愿意学习手艺,我都会认真教。”万军利说。

  不过,厚重的非遗文化要想传承和发展,只靠年轻学徒显然不够。搭建更为高效的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非遗文化,已成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识。

  当下,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正在成为短视频、直播平台上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力军。

  自从开通了抖音账号,畅杨杨接连发布的剪纸视频收获了无数点赞,也让他拥有了超过30万的粉丝量。如今,作为河南省级非遗项目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不断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剪纸技艺、讲解剪纸文化。

  据统计,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期间,非遗大集吸引了60余万人次,其中大多是年轻人。该年会相关信息的网络点击量更是超过6亿次。“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社交网络正好为受众和非遗文化搭建了桥梁。”畅杨杨说。

  从这个层面来看,非遗近年来的变化不仅是传承人及表现形式本身、受众层面的不断年轻化,更是给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加注了“双向奔赴”的意义。

  传承离不开“见人见物见生活”

  2月18日,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上,妙趣横生的陕北说书、高亢激昂的鲁西南鼓吹乐、唯美灵动的木偶长绸舞……相继登场的精彩表演,让方寸舞台变成了全国各地非遗文化交流“握手”的绝佳平台。

  “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在榆林举办,让榆林有机会把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引进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这是对榆林非遗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说。

  事实上,榆林近年来在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举措:不仅让非遗“住”进了博物馆,还实现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点活动常态化开展。

  以老街非遗小剧场为例,这里每天组织的非遗项目展演,践行了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能让市民和游客在不经意间“邂逅”一段榆林小曲,感受非遗魅力。

  在榆林赫赫有名的曹宏霞是陕北剪纸的代表人物。这位陕北婆姨用一把剪刀,让剪纸艺术大放异彩、走出国门,深受群众喜爱。

  “我们这些手艺人早已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在‘家门口’创作,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可以让人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更能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曹宏霞说。

  如今,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相关职能部门,都明白“见人见物见生活”对于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在本次“大火”的非遗保护年会上,榆林践行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就得以充分体现。

  “非遗大集举办期间,榆林的老百姓参与度很高,大集上像过年一样热闹,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这是我们举办此次年会的初衷,也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即非遗要生活化,要贴近现代生活、走进百姓生活。”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在接受采访时说。

  作为陕北说书的传承人,绥德人李康每周都有好几场演出,还要经常下乡。当他怀抱三弦,腿绑甩板唱罢一曲时,常常是掌声四起。

  “绥德平安书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喜欢听。”李康告诉记者,榆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德平安书,是陕北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也是陕北说书的派生之物。

  在李康看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或许显得有点文绉绉的,但他一直坚守的“扎根黄土地”的信念,却正是对这个理念的最好诠释。

  “只有老百姓参与进来了,才能真正实现非遗的社会化保护。”王晓峰说。

  文化“软实力”提供发展“硬支撑”

  除了上述提到的社会化保护以外,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经济发展,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探索。

  在本届年会非遗精品馆内,一整面“炕头石狮墙”上成百上千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炕头石狮子,赚足了人气和称赞。

  这些炕头石狮子中,有创作人鲍武文的作品。鲍武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雕(绥德石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绥德县最早创办石雕厂的人。因以雕石狮子出名,他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玩石头”的艺术家。

  “要在非遗传承上创新,与时代接轨。”鲍武文说。如今,绥德石雕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绥德县从事石雕加工的人员超过1000人。周边区域石料采掘、运输和石雕建筑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每年可实现创收1.5亿元。

  此外,吴堡张家山挂面合作社、定边付翔炉馍厂、三边巧婆姨剪纸合作社……一个个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让文化“遗产”变“财产”,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崔渊看来,建设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除了加强和完善非遗保护机制,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以及加强非遗宣传推广力度外,非遗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推动其融入经济社会,是更为重要的方面。

  不过,要想乘着这股非遗年会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东风”实现非遗的长久性保护和传承,“人”的因素只能是其中一方面。

  榆林市文旅局副局长林茂绿认为,非遗有其特殊性,保护也有多种形式,只有从更长远的角度规划和推进,让其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非遗真正地、永远地“活”下来、传下去。

  正如鲍武文和绥德当地年轻一代的石雕艺人们那样,他们不仅是在传承和保护石雕手艺,更是在携手“雕刻”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更为宽广的层面上,参加本届年会的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蒙认为,非遗是“软实力”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传承性、时代性,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凝聚、团结、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

  “我们将以此次获评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深入挖掘陕北文化的时代价值,奋力推动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榆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崔渊说。(记者 周明)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非遗 保护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