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保护40年的“陕西经验”

2023-11-10 00:47:36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自1986年开展“朱鹮生态生物学研究”以来,我省成功攻克朱鹮极小种群保护、人工饲养繁育、疾病防控和野化放归等技术难题...

  近日,由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汉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动启动式正式举行,活动上,陕西历经40多年对朱鹮保护的实践,以及经过探索形成的一系列朱鹮保护的好经验、好做法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建立了秦岭朱鹮栖息地保护体系

  1981年陕西成立“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小组,2001年在洋县设立朱鹮保护区,2007年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5年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9年开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了规模庞大、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区群,有效推动朱鹮栖息地由洋县向秦岭全域自然扩散。

  建立了秦岭南北两大人工繁育基地

  1990年我省在洋县设立陕西朱鹮抢救繁育中心。2002年从朱鹮抢救繁育中心调运种源,在秦岭北麓的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建立人工种群,形成地跨秦岭南北的两大朱鹮人工繁育基地。累计向外输送种源158只,帮助浙江、四川、河南等省份和日韩两国建立朱鹮人工种群20余处。

  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野化放归种群

  2004年陕西在洋县华阳镇启动朱鹮野化放归试验。2007年5月,在宁陕县实施世界首次朱鹮野化放归工程,放飞26只朱鹮并成功繁育子代个体,建立全球首个朱鹮野化放归种群。此后,相继在铜川耀州、宝鸡千阳、西安周至、渭南华阴和临渭、西安蓝田等地开展野化放归。截至目前,累计野化放归朱鹮560只,全省野外朱鹮种群数量达到6654只。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朱鹮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自1986年开展“朱鹮生态生物学研究”以来,我省成功攻克朱鹮极小种群保护、人工饲养繁育、疾病防控和野化放归等技术难题,建立朱鹮保护研究国家创新联盟、国家林草局陕西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繁育科研基地等平台,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涌现出于晓平、路宝忠等一批本土朱鹮专家。

  建立了和谐共生的保护发展新格局

  40年来,我省吸收社区群众参与朱鹮巢区、夜宿地和重要觅食地监测与巡护工作,大力发展朱鹮品牌绿色产品,累计认证“朱鹮大米”等生态有机产品15大类100余种,陕西洋县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百强县。

  未来,陕西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省份、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沟通协作,持续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做好陕北种群再引入,建好朱鹮保护研究中心,讲好陕西朱鹮保护故事,为加快推动朱鹮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首席记者 龚伟芳)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朱鹮 保护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