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水利博物馆开展系列水情教育活动。线下公益讲解、节水调查、线上节水创意作品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水情教育主题活动,吸引社会公众纷纷来馆参与。
活动期间,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公益讲解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聆听,个别观众还不时与讲解人员探讨交流郑国渠、古代水尺等感兴趣的内容。主展馆入口处热闹非凡、引人围观,不少年长者或孩童在伏案认真书写节水标语,绘画节水情,“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清水汩汩因你呵护”“水润三秦 水润中国”……一张张五彩斑斓的节水标语贴纸和节水画报贴满了宣传栏。
活动中,博物馆还向参与活动的游客免费赠送了节水图书和文创产品等,以持续强化节水教育引导效果。本次活动累计向公众发放《水知识科普》宣传单、节水读物200余册,提供公益讲解36场次,赠送节水文创产品73份。
“陕西水利博物馆组织开展的系列宣教活动,不仅可以使家长和孩子放松心情、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深刻认识省情水情,更能使大家领略博大精深的治水文化。”参加活动的市民李女士表示。
据了解,自开馆以来,陕西水利博物馆积极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及社会实践基地教育作用,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开展水情及水文化教育,已累计提供公益科普讲解近6000场次,受众人数达80余万人次,开展大型水情教育、节水宣传主题活动47场次,利用新媒体发布水情、水文化等科普内容1100余篇,点击阅读量约23万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博物馆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打造云展览、云课堂,开展了云直播游览博物馆、省际联动云游郑国渠、线上节水课堂等活动,拓宽了节水教育途径。(记者 关颖)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