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最近天气比较炎热,各位家长要看好孩子,严禁到水塘河坝玩耍”,7月19日,子洲县电市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人头攒动,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队员用地道的方言为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暑期防溺水、交通安全、移风易俗等宣传教育。
“电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28人,主要由党员干部组成,今年以来,电市镇聚焦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针对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群众反响很好。”电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电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只是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子洲县着力建设县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联动机制,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法律服务和健康体育服务“六大平台”,利用党员教育、教育服务、文化体育、科技科普、普法宣传、健康医疗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上下贯通、软硬结合、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调动各方力量,加强队伍建设
组建“1+24+N”支志愿服务队伍,即组建1支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建18支乡镇志愿服务分队和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6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组建了279个村级志愿服务支队及多支特色志愿小队,实名注册志愿者达5000人以上,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万余小时。同时,该县制定《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培训、积分奖励制度,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育精品项目,树立特色品牌
结合县情实情,精心设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品牌,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打造特色品牌服务。针对该县留守老人较多的现状,打造“亲情暖心桥”关爱山区留守老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宣传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关爱留守老人活动中来。积极发挥“五家十星”“子洲好人”“乡贤能人”等先进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的模范人物带动群众积极向上、传播文明乡风。同时结合子洲县红色文化底蕴,打造“子洲红”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组织讲解员进校园讲解和到红色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全县青少年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厚植爱党爱国爱子洲的情怀。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根据志愿服务“每月一主题”要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围绕理论政策宣传、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生态保护、应急救援(助)、文明风尚等志愿服务类别,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榆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移风易俗说书进万家”、中医义诊及等活动50余次,惠及群众两万余人。此外,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联动,成立说事堂、说理堂等群众参与的自治组织,同时,“第一书记理论讲堂”“国学堂”“清洁家园”“文明祭祀”等活动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志愿服务项目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载体,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持续加大乡村志愿者的建设力度,整合盘活用好各类资源,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子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许鹏 通讯员 高特)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