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将抗疫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医院管理中?如何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张骏提出自己的建议。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我们面临着运营成本增加、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宋张骏表示,面对“疫考”加“绩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保付费改革、临床路径单病种、耗材零加成等问题,公立医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宋张骏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为基础,从“创新医院管理”“提升运行效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方面提出建议。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如何创新医院管理?宋张骏将目光聚焦在了建立“平战结合”公卫应急体系上。
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打造安全就医环境和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是医院的首要任务。”宋张骏说。
对此,他建议医院建立“平战结合”公卫应急体系,结合医院发展实际成立院内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组建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快速响应与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平时练兵、战时迅速运行的“平战结合”防控体系,确保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努力实现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如何提升医院运行效率?宋张骏建议建立科学高效的精益运营管理体系。
“运营管理一直是公立医院的短板弱项,尤其是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医院业务收入大幅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防控需求成本大幅上升,加之耗材零加成、医保付费改革等政策的实施,对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医院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宋张骏说。
对此,他建议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充分发挥绩效的指挥棒作用,探索构建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预算管理体系、成本管控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平衡。
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调动、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宋张骏建议,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宋张骏说,要强化绩效引导作用,分类分层建立体现知识价值的绩效薪酬评价体系,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入手,构建内部的正向激励制度,最大程度增强动力、激发潜力、释放活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邓 楠)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