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木川学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各界新闻讯 (张桂宾)马玉锦,省妇联驻宁强县青木川村扶贫干部。2019年从西安来到青木川村后,她便以满腔的热情一头扎进扶贫工作中,融入到老百姓当中去,情系青木川、心连青木川,不仅对1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真帮真扶,更以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能手的优势竭尽所能助力青木川镇教育的发展,并牵线搭桥请来西安市多所学校与青木川村多所学校结对帮扶,大家都亲切的称呼马玉锦为“马姐”。
帮村民盖房
一个扶贫志 打赢攻坚战
青木川村属于陕西省最西南边陲的一个村庄,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一来这里,马玉锦立即投入工作,和驻村书记走访了青木川村1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融入到老百姓当中去,和他们唠家常,了解每一户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白天里,她走村入户了解掌握村情民情;静夜里,她认真研读党的扶贫政策。很快,她就熟悉了扶贫工作内容,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做到有问必应,甘当百姓的咨询员、服务员和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的调解员;积极与青木川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产业带头人沟通交流,掌握村生产经营状况,询问大家对青木川村发展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路,寻找青木川村的发展出路。
“我现在是一名青木川村民。”马玉锦吃住都在青木川村,走访调研、入户宣讲、打扫卫生、帮忙盖房,各项扶贫工作都耐心细致完成。她说:“能做脱贫攻坚战的一员,我很幸运。”
入户走访
一份真挚情 焐热百姓心
马玉锦把青木川的村民当亲人,把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慢慢的焐热了百姓的心。青木川村65岁的贫困户刘阿姨,儿女均在外工作,丈夫早逝,自己独居生活。马玉锦初次到她家时,她牢骚满腹,觉得自己没有享受多少扶贫政策,对扶贫干部非常抵触。马玉锦仍然经常到刘阿姨打扫卫生、帮厨摘菜、帮忙修缮房屋.....终于马玉锦感动了刘阿姨。“来的这位马玉锦帮我干这干那,把我感动了,真是位好干部啊!”刘阿姨逢人便夸。
马玉锦始终把群众的需求装在心里,把群众的困难当成大事,尽自己所能积极为群众办事。为贫困家庭学子争取学费补助、为青壮年村民提供务工信息、为个体经营者带去西安美食助其改善餐饮质量、购买营养品看望贫困群众、和镇级领导及时沟通解决困扰百姓的污水及垃圾问题、对待游客打架斗殴敢于制止维护旅游区的和谐秩序……现在,只要走进青木川村,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知道有个马玉锦,是个“热心肠”的好干部!
组织西安三校名师送教交流活动
一腔教育梦 携手促发展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青木川人的心声,更是省妇联的牵挂。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作为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能手,马玉锦责无旁贷的挑起了教育扶贫的重任,她利用自身的学科知识给青木川镇中心幼儿园、玉泉坝村幼儿园、广坪镇中心幼儿园老师多次进行业务培训,组织线上线下研讨、策划家长开放活动。暑假,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带孩子们走进西安、铜川、延安等地,感受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马玉锦还利用自身资源,牵线搭桥,邀请西安市第八中学、西安市碑林区友谊小学、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厂小学等学校校长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赴青木川镇九年制学校进行优质课展示、研讨交流及爱心捐赠等……马玉锦尽一切努力让大山里的孩子享受到尽可能多的优质的教育资源。
马玉锦还代表青木川镇参加了县、市级“脱贫攻坚 奋斗有我”演讲比赛,以慷慨激昂、感情真挚的演讲对青木川做了很好的宣传,让更多人认识青木川,看到了青木川在帮扶后的变化。马玉锦不仅扶贫干在实处,还多才多艺,为青木川输入了“文化新风”,每当青木川有大型演出,她都会登台演唱,用她甜美的歌喉给大家带来一次视听盛宴。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马玉锦脚踏实地,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书写着青春奋斗的壮丽诗篇,用责任、担当、奉献的工作态度描绘着青木川的美丽画卷。在脱贫攻坚的收尾阶段,她依然坚守在青木川,满怀壮志豪情,勇往直前。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