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 珠峰高程测算还需再等两个月左右

2020-05-31 16:05:0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攻顶的8名队员分别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

  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攻顶的8名队员分别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之巅,是人类挑战生命极限的极地,“世界最高峰”是它独享的殊荣,每年都会有登山勇士因心向往之攀登珠峰。但不同于普通登山者的是,此次登顶珠峰的中国人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测量珠峰高程。

  为什么要重测珠峰?

  1975年和2005年,我国测量并公布了珠峰的身高。那么,2020年,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高度呢?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党亚民介绍,重测珠峰高程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珠峰高度一定发生了变化。第二,珠峰测量技术也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

  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目标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测量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测量珠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成为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国测一大队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队现场总指挥李国鹏介绍说,2005年时,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GPS系统。今年,珠峰测量同时参考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这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会以北斗的数据为主,这也是北斗系统在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首次应用。

  艰辛登山路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通往珠峰峰顶的路本就险象环生,加之高原气候恶劣,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过程困难重重。

  5月21日,由于珠峰海拔7790米以上区域积雪过深等原因,原定5月22日登顶测量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组撤回珠峰前进营地休整待命;5月24日,登山队再次出发;5月25日,登山队行进至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时风力变大,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接应组组长次仁桑珠介绍,队员行抵达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后,队员花了一个小时也没能把帐篷搭起来,只能抱着石头趴下,躲避大风。

  有不少网友疑问为什么不坐直升机上山,或用遥感卫星测量?非要人力给珠峰测身高?

  据党亚民介绍,卫星遥感精度不够,只能测得雪面高度,加之峰顶空间小,直升机无法降落,螺旋桨引起的风还可能引发冰雪崩塌等。

  缘何会选在凌晨登顶?党亚民说,这和珠峰气候条件有关。一般来说下午以后,峰顶风大,危险度数高,中午11点之前就必须下撤。此次登峰需要时间在峰顶进行测量工作,所以凌晨一两点就要出发。最主要是凌晨雪不粘脚,登山队员穿的爬山靴子有四斤多重,如果鞋上粘上雪,会带来安全隐患,凌晨时候的雪不会粘脚,有利于登山队员登顶。

  珠峰高程测算还需再等两个月左右

  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后,是否就能迅速算出珠峰高度?据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专家介绍,外业测量人员在珠峰采集到的各类数据,都是一些未经改正与归算的原始观测数据,这些数据传到西安后,要经过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数据解算,才能获得国际公认的精确可靠的珠峰高程。

  据了解,测量数据计算工作将由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省第四测绘工程院)承担。待整个外业测量数据交接后,数据处理工作人员将通过两个月左右时间计算出珠峰高程初步结果。

  珠峰高程测量是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过程,涉及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最终公布的海拔高度,是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结果。在对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才能确定珠峰精确高程。

  “2020珠峰高程测量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等多个单位的大力支持,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举全局之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测绘系统多家单位鼎力支持,这些都是测量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李国鹏说,国测一大队作为具体实施单位,能够不辱使命,这得益于精神的传承和队伍的发展。“作风过硬、装备一流、技术先进”是国测一大队始终如一的追求。(首席记者 李荣)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珠峰 高程测量登山队 登顶成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