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粮食实现“十六连丰”

2020-04-18 09:48:36  来源:西安晚报  


[摘要] 4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五年来,我省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布产业,因势利导配资源,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全省农业转型发展。...

  长安区一家合作社的社员种植地膜马铃薯 (资料图片)首席记者 王健 摄

  4月17日,记者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五年来,我省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布产业,因势利导配资源,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全省农业转型发展。

  陕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思光介绍,我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落实“两藏”战略,划定2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粮食实现“十六连丰”,产能连续九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单产水平提高了5%。

  以“3+X”特色产业为抓手,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苹果产业坚持“北扩西进”,水果生产稳居全国首位,苹果产量占到世界的1/7、产值达到900亿元。猕猴桃加快“东扩南移”,产量占到世界的1/3。奶山羊存栏达到240万只。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奶山羊群体,羊乳制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5%,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存栏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5%,提升肉羊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食用菌产业板块,设施农业规模居西北首位。茶叶、魔芋、中药材、核桃、红枣、杂粮等50多个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五年来,全省创建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实施“百库百线”工程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全省果蔬库存能力达到422万吨。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13个、特色产业小镇24个,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教育体验等产业的嫁接融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实施“三年百市”品牌营销行动,省市县三级共举办或参加各类展销活动580场次,推动陕牌农产品走进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合约金额达1364.6亿元。加强与中石化网点和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合作,开辟新的销售平台,培育和打造出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记者 石俊荣)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粮食 省政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