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冬季 我省收获116.5个蓝天

2019-04-30 19:00:1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2018—2019年秋冬季,全省13个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6.23,较去年同期下降0.3%;全省优良天数平均116.5天,同比增加0.3天。”4月30日,在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大气环境办公室主任姚晓军介绍说,2018—2019年秋冬季(即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全省13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榆林、汉中、延安、杨凌、铜川、宝鸡、韩城、西安、渭南、西咸、咸阳。...

  各界新闻网讯 (记者 李荣)“2018—2019年秋冬季,全省13个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6.23,较去年同期下降0.3%;全省优良天数平均116.5天,同比增加0.3天。”4月30日,在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大气环境办公室主任姚晓军介绍说,2018—2019年秋冬季(即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全省13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榆林、汉中、延安、杨凌、铜川、宝鸡、韩城、西安、渭南、西咸、咸阳。

  2018—2019年秋冬季,13个市(区)优良天数为76~157天,最多为延安(157天),最少为咸阳(76天)。其中,杨凌、西安、汉中、咸阳、渭南、西咸等6个市(区)优良天数分别增加22天、14天、10天、9天、9天、3天,榆林、商洛、延安、韩城、铜川、安康、宝鸡等7个市(区)优良天数分别减少16天、13天、11天、10天、9天、3天、1天。

  2018—2019年秋冬季,虽然部分城市实现了空气质量的好转,但全省大部分城市都未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目标,据姚晓军介绍,关中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空气质量差总体的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变,秋冬季攻坚部分任务落实不够有力,重污染企业搬迁、“两高”行业产能压减、煤质监管、铁路货运比例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机动车遥感检测、污染源解析等工作没有达到时间进度要求,“散煤”治理和锅炉拆改存在问题。

  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更多“陕西蓝”,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下一阶段,我省将进一步做好重点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全覆盖,在关中重点乡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 强化无组织排放管控,推动基层大气环境质量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对重点污染源、重要排污口、道路建筑扬尘、垃圾和生物质燃烧实时监控,推动网格化精准管理。

  在执法督察上,将实现“四个紧盯”,紧盯重点区域,对照责任清单,对关中地区未完成秋冬季攻坚目标,年度改善达不到进度要求甚至恶化的地区实施公开约谈;紧盯重点时段,强化秋冬季大气污染专项督查,一周一通报,将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地方政府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开;紧盯重点领域,坚决打好“散煤”治理、“散乱污”整治和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紧盯重点行业,强化工业污染源管理,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依法从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蓝天 空气指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