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不饱到家家户户有余粮 ——陕西省“包产到户第一人”的改革开放记忆

2018-12-14 18:59:32  来源:陕西传媒网  


[摘要]在“波澜壮阔 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张志丹县杏河镇杨家岭村村民,在第一次责任田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土地调整的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展开改革开放的历史长卷,每一次土地改革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在“波澜壮阔 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张志丹县杏河镇杨家岭村村民,在第一次责任田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土地调整的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在一张纸上摁下鲜红的手印,成了全国包产到户的第一批人。鲜为人知的是,同一时期,在陕西省南郑县红茶人民公社铁匠街生产队(现为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红庙社区铁匠组),37岁的生产队队长李云山决定将公社田地分给每户村民耕种,他成了陕西省“包产到户第一人”。

  “那时候,土地是生产队的。虽然大家每天都努力劳作,可还是吃不饱。”今年76岁的李云山回忆道,1977年到1979年年初,铁匠街生产队社员工作一天最多能挣9分钱。一年下来,村民们分的粮食不够吃不说,生产队的钱也被预支光了。“过年都要打借条去别的生产队借粮食。”他说。

  1979年2月,当时的公社书记告诉李云山:“让你当队长,只要想办法让大伙吃饱就行。”

  李云山说:“那阵子,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在想如何让乡亲们尽快能吃饱肚子。”

  李云山发现,和集体田没收成形成对比的是,村民把自家的自留地都打理得非常好。他开始谋划着把地分给每家每户去种。“当时的形势是,没有人敢对这种做法拍板。”

  当年6月,李云山和几个社员连续几个晚上偷偷地商量。他把生产队36户150多名村民分成了3个作业组,按产量给各组记工分。这一步小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社员们就像照顾自留地一样种着集体田里的庄稼。

  当年秋天,铁匠村的旱地玉米、豆子等作物大获丰收。同样的人,同样的地,产量翻了一番。李云山回忆:“为了让铁匠街生产队150多口人都有饭吃,我们决定把全队的旱地和一部分边角水田集中起来,按每户人口多少平均分给各家,让他们自己耕种,劳动成果归各家所有。”第二年,李云山又组织大家,把集体水田也分给社员们耕种,同样大获丰收。家家户户有了余粮。

  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实行包产到户,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在三秦大地逐步推开。1983年年底,陕西省99.2%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回忆往昔,李云山感慨良多。沿着农村土地改革的轨迹,他和村民们都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现在,我们不仅不用交税了,国家还给我们发补贴。”前些年,李云山在自己家门前种了茶树,翻新了以前破旧的老房子,盖起了4层楼房,生活越来越好。他说:“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深知过去穷日子的苦,更加珍惜今天的好日子。”(秦 骥  石喻涵)

编辑: 杨晶

相关热词: 陕西省 包产到户 记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